[发明专利]球柱组合型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8079.9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慧;胡健辉;归宏猛;张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型换能器 | ||
1.一种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密胶封层(1)、球冠型压电元件(2)、圆柱型压电元件(3)、去耦结构(4)以及底座(5);
所述水密胶封层(1)和底座(5)合围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圆柱型压电元件(3)一端设置有球冠型压电元件(2),另一端设置有去耦结构(4);相连设置的球冠型压电元件(2)、圆柱型压电元件(3)以及去耦结构(4)整体设置在第一空间内;
所述去耦结构(4)使用去耦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胶封层(1)采用防水透声材料制成;所述水密胶封层(1)厚度为5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包括压电陶瓷和/或压电单晶;所述圆柱型压电元件(3)包括压电陶瓷和/或压电单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和/或圆柱型压电元件(3)上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设置在压电陶瓷的内壁和/或外壁;所述电极层包括金电极层、银电极层以及导电胶电极层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组合;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和圆柱型压电元件(3)这两者的电极并联连接,且两者
-一体铸模成型;或者
-粘接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底圆的外径和圆柱型压电元件(3)的外径相等,为20mm~100mm;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的壁厚范围和圆柱型压电元件(3)的壁厚范围均为1mm~10mm;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的圆心角范围为160°~2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型压电元件(2)的球面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直径范围为3mm~10mm;所述第一通孔
-内部设置有去耦材料,所述去耦材料能够封堵第一通孔;或者
-内部空置,且外部的水密胶封层(1)不能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球冠型压电元件(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材料为硬质泡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结构(4)上设置有定位槽;去耦结构(4)能够通过定位槽实现与圆柱型压电元件(3)和底座(5)的定位;所述去耦结构(4)和底座(5)通过固定件(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的材质为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柱组合型换能器还包括并联引线和输出电缆(7);所述去耦结构(4)和底座(5)上设置有穿线结构;所述穿线结构的尺寸不小于并联引线的外径;所述底座(5)主要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并联引线一端与球冠型压电元件(2)和/或圆柱型压电元件(3)相连,另一端穿过穿线结构与输出电缆(7)相连;所述输出电缆(7)一端连接并联引线,另一端延伸至水密胶封层(1)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柱组合型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泡沫密度范围为0.2×103kg/m3~0.8×103kg/m3;所述底座(5)的材料为密度大于硬铝的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0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