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8280.7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兰浩;张海容;徐辉;冯建刚;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风平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团 挡板组件 滞留 栅条 栅栏式挡板 减小 隧道 预防 冲击压力 间隔排列 减速作用 隧道顶部 运动气体 轴向交错 隧道轴 顶壁 管壁 流道 绕流 轴向 阻流 危害性 垂直 分割 | ||
1.一种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深隧顶壁轴向设置若干间隔排列的挡板组件(1),每个所述挡板组件(1)安装于深隧管壁顶部,所述挡板组件至少包含一个第一栅栏式挡板(11);所述第一栅栏式挡板(11)垂直于隧道轴向,包含若干平行排列的第一栅条(111)以及位于第一栅条之间的第一流道(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1)还至少包括一个第二栅栏式挡板(12),所述第二栅栏式挡板(12)垂直于深隧的轴向,包含若干平行排列的第二栅条(121)以及位于第二栅条之间的第二流道(122),所述第一栅条与所述第二栅条交错设置;每个所述的第一栅条和/或第二栅条的宽度相同或不同,每个所述的第一流道和/或第二流道的宽度相同或不同,相对的第一流道的宽度小于第二栅条的宽度,相对的第二流道的宽度小于第一栅条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栏式挡板(11)的若干第一栅条(111)底端齐平,所述第二栅栏式挡板(12)的若干第二栅条(121)底端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条和/或第二栅条的宽度为深隧管径的1/10~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栏式挡板和/或第二栅栏式挡板整体呈弓形结构,所述第一栅栏式挡板和/或第二栅栏式挡板的高度为深隧管径的1/5~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12)和/或第二流道(122)的宽度为深隧管径的1/20~1/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栏式挡板(11)与第二栅栏式挡板(12)之间的轴向距离为深隧管径的1/4~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栏式挡板和/或第二栅栏式挡板的弓形弧度与深隧管壁的弧度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减小深层调蓄隧道滞留气团危害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栏式挡板与第一栅栏式挡板高度相同,第二栅栏式挡板的第二栅条宽度和第二流道的宽度与第一栅栏式挡板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82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