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9036.2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玉;贾智康;苟竞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43;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2;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铝片 圆柱电池 平板热管 散热片 热量传导 散热结构 锂电池组 圆柱型 热管 导热效率 高导热性 紧密贴合 散发热量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圆柱电池、平板热管、弧形导热铝片和散热片,所述弧形导热铝片包括弧形部分和平面部分,弧形部分的弧度与圆柱电池侧面外表面的弧度相同,圆柱电池放置于弧形导热铝片的弧形部分之中,平板热管的一端与弧形导热铝片的平面部分接触,平板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片接触。本发明采用弧形导热铝片紧密贴合圆柱电池的外表面,增大圆柱电池与弧形导热铝片的接触面积,弧形导热铝片通过平板热管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提高了导热效率,本发明利用了热管的高导热性将热量传导到热管另一端的散热片上,及时散发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圆柱型锂电池组,因为有多个锂电池集聚,电池组内部容易有大量的热量堆积,导致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温度快速升高,而且加剧了锂电池组的温度分布不均衡性。在现有技术中,锂电池散热方式有风冷,液冷,相变冷却等几种。但风冷在大功率放电时无法满足温控要求,液冷设备沉重,耗能较大且有泄露风险,相变冷却受到相变材料的限制。而且圆柱型锂电池不能像方型电池一样进行没有缝隙的组合,所以已有方案在电池组空间利用率方面也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能提高圆柱形锂电池组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圆柱形锂电池组内温度一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圆柱电池、平板热管、弧形导热铝片和散热片,所述弧形导热铝片包括弧形部分和平面部分,弧形部分的弧度与圆柱电池侧面外表面的弧度相同,圆柱电池放置于弧形导热铝片的弧形部分之中,平板热管的一端与弧形导热铝片的平面部分接触,平板热管的另一端与铝制的散热片接触,散热片的长度与平板热管的宽度相同,散热片的高度不大于相邻圆柱电池的间距。其中,铝制的散热片可以增大平板热管与空气的换热面积,一个平板热管上可与多个弧形导热铝片接触,平板热管可快速传导热量至散热片,弧形导热铝片均匀排列,每个弧形导热铝片上横向放置一个圆柱电池。
所述圆柱电池外层包覆绝缘膜,圆柱电池的两端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
所述弧形导热铝片与圆柱电池之间还设有导热硅胶垫,导热硅胶垫与圆柱电池侧面紧密贴合。导热硅胶垫与圆柱电池和弧形导热铝片之间紧密贴合,增大接触面积,增强导热效果。
所述平板热管是由微通道铝扁管抽真空之后,再向微通道铝扁管中加注冷却液制成的。
所述圆柱电池与导热硅胶垫之间、导热硅胶垫与弧形导热铝片之间的配合均为过盈配合。
所述弧形导热铝片为U型结构或J型结构。
所述弧形导热铝片与平板热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所述散热片与平板热管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偶数个数。
上述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其原理为,圆柱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垫和弧形导热铝片传导到平板热管上,平板热管的高导热性将热量传导到平板热管的另一端,通过散热片把热量及时散发,有利于圆柱形锂电池组内温度一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采用弧形导热铝片紧密贴合圆柱电池的外表面,增大圆柱电池与弧形导热铝片的接触面积,弧形导热铝片通过平板热管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上,提高了导热效率,本发明利用了热管的高导热性将热量传导到热管另一端的散热片上,及时散发热量,本发明结构紧凑,装备简易,温控性能好,而且避免了液体泄漏风险,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