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解3-氯丙烯与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产物中过氧化氢的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69087.5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刘易;杜泽学;陈艳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6 | 分类号: | B01J23/86;C07D303/08;C07D30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解 丙烯 过氧化氢 氧化 反应 产物 催化剂 | ||
一种用于分解3‑氯丙烯与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产物中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1‑20质量%的第Ⅷ族金属氧化物、1‑20质量%的ⅥB族金属氧化物、1‑20质量%的ⅣB族金属氧化物和40‑97质量%的ⅢA族金属氧化物。采用本发明催化剂的3‑氯丙烯与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产物中过氧化氢的分解方法,可以将环氧化反应产物中90%以上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而且环氧化反应产物中环氧氯丙烷的分解率小于0.25%,维持了环氧化反应产物中环氧氯丙烷的高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3-氯丙烯与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产物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如USP4,833,260所公开的,在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和溶剂甲醇存在下,通过3-氯丙烯与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可以高效和清洁地合成环氧氯丙烷。而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环氧树脂、氯醇橡胶、药品、农药、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等多种工业产品。
CN101747296A和CN101747297A进一步公开了由3-氯丙烯和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实现了在过氧化氢的转化率高于97%和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高于95%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稳定地合成环氧氯丙烷。但是,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过氧化氢的转化率通常维持在97-99%之间,使得环氧化反应产物中含有0.05-0.5质量%的过氧化氢。含有0.05-0.5质量%的过氧化氢的环氧化反应产物在后续的蒸馏分离过程中,由于过氧化氢的沸点(151.4℃)比较高,容易聚集在温度较高的塔釜等位置,而在加热过程中,过氧化氢还可能与有机物形成容易爆炸的有机过氧化物,或者是自身发生分解释放出氧气而与有机物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是一种威胁安全生产的潜在危险因素,在对环氧化反应产物进行蒸馏分离前需要将其予以消除。
对低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过氧化氢含量在0.05-5质量%之间)中过氧化氢的分解,袁强等人(袁强,李辉,吴迎秋,杨乐夫,低温高效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Co-SiO2催化剂,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9(4),2010,589-592)报道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M-SiO2(M=Ni、Zn、Fe、Bi、Cu、Al、Cd、Co)催化剂,在20℃下分解过氧化氢含量为3.4质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其中,Co-SiO2催化剂能在30min内将过氧化氢的含量降低到0.20质量%,显示出比其它催化剂高得多的催化活性。SuzanA.Ali(SuzanA.Ali,EffectofSequenceofImpregnationonthe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u-Co-Al-OxideSystem.J.Mater.Sci.Technol.,Vol.20,No.1,2004,55-58)报道,采用氧化铝负载的氧化钴-氧化铜催化剂,在30℃下分解过氧化氢含量为0.73质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过氧化氢转化率数据。
对烯烃与过氧化氢环氧化反应产物中残余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含量低于1质量%)的分解,中国专利ZL01814048.3和USP7,138,534公开了一种环氧丙烷的连续制造方法,对丙烯与过氧化氢的环氧化产物,先送入蒸馏塔从塔顶脱除丙烯和环氧丙烷,然后将含有甲醇、水、环氧化反应副产物和过氧化氢的蒸馏塔塔底出料送入装有第Ⅷ族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温度为80-90℃和碱性条件下分解过氧化氢,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催化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