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彝药灯盏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9509.9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民;郭向群;曹晓宇;张志琴;张丽华;高垚;李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750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醇溶液 灯盏花 过滤 灯盏花素 提取纯化 纤维素酶 植株 粗结晶 烘干 醇液 放入 超声处理 升温回流 碾碎 滤饼 灭活 洗净 洗涤 盛装 回收 新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彝药灯盏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新鲜的灯盏花植株;S2,将洗净的灯盏花植株碾碎,并放入到盛装有纤维素酶的溶液中;S3,将纤维素酶灭活;S4,将S3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升温回流,同时对乙醇溶液进行超声处理;S5,将S4中回收的醇液调节pH至6‑7,静置5‑8h,然后再将pH调至1‑2,静置3‑5h;S6,对S5中的醇液进行过滤和烘干,得到灯盏花素的粗结晶;S7,将灯盏花素的粗结晶放入到乙醇溶液中,升温,调节pH,静置;S8,对S7中的溶液进行过滤,滤液升温,调节pH,静置;S9,对S8再次进行过滤,将滤饼集中用乙醇溶液进行若干次洗涤,将所得溶液集中混合、烘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彝药灯盏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中国植物志正名为短葶飞蓬,系菊科,飞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木质根状茎,斜升或横走,高可达50厘米,根纤维状,叶主要集中于基部,密集,莲座状,花期生存,倒卵状披针形或宽匙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渐狭,两面被密或疏,边缘被较密的短硬毛,茎叶少数,狭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或分枝的顶端,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于花盘或与花盘等长,舌片开展,蓝色或粉紫色,中央的两性花管状,黄色,裂片无毛;花药伸出花冠。该种俗称灯盏花或灯盏细辛,主治小儿疳积、小儿麻痹及脑膜炎的后遗症、牙痛、小儿头疮等有效。
其中,灯盏花乙素就是灯盏花中比较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对灯盏花乙素的提取方法普遍存在提取率较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彝药灯盏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旨在解决灯盏花乙素提取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彝药灯盏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新鲜的灯盏花植株,洗净并自然风干;
S2,将S1中洗净的灯盏花植株碾碎,并放入到盛装有纤维素酶的溶液中,静置1-2h;
S3,将S2中的纤维素酶灭活,灭活后恢复至室温;
S4,将S3加入到体积分数为50%-70%的乙醇溶液中,升温至60-75℃,回流3-4次,同时对乙醇溶液进行超声处理,其中乙醇溶液与灯盏花的比为2-5L/kg;
S5,将S4中回收的醇液调节pH至6-7,静置5-8h,然后再将pH调至1-2,静置3-5h;
S6,对S5中的醇液进行过滤和烘干,得到灯盏花素的粗结晶;
S7,将灯盏花素的粗结晶放入到体积分数为50%-70%的乙醇溶液中,乙醇溶液与灯盏花素粗结晶的比为10-20L/kg,升温至60-70℃,调节pH至6-7,静置4-5h;
S8,对S7中的溶液进行过滤,滤液升温至60-70℃,调节pH至1-2,静置3-4h;
S9,对S8再次进行过滤,将滤饼集中,并用乙醇溶液进行若干次洗涤,将所得溶液集中混合,并烘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对所述S2中的溶液进行超声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中对纤维素酶的灭活方式为低温灭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中对纤维素酶的灭活方式为紫外线灭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中在进行回流时,乙醇溶液处于负压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中添加有缓冲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6中为负压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