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69971.9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春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5/04;C08L5/08;C08K9/00;C08K3/04;C08G18/42;C08G18/48;C08J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保温层 修复剂 聚氨酯泡沫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泡沫稳定剂 增强添加剂 生产应用 异氰酸酯 发泡剂 重量份 催化剂 保温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5~18份聚醚多元醇、14~17份聚酯多元醇、0.6~1.0份泡沫稳定剂、0.4~0.8份催化剂、3~5份发泡剂、35~40份异氰酸酯、3~6份保温增强添加剂。本发明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的成分简单,使用方便,所形成的聚氨酯泡沫性能优异,适用于多种领域中聚氨酯保温层的修复处理,极具生产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
背景技术
作为目前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之一,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孔以闭孔为主,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较低的密度、一定的强度和硬度,电学性能、隔声抗震效果优良,经过添加剂处理,又能提高阻燃性、耐水性、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冰箱、家具、包装、造船、石油化工等行业。由于其极低的导热系数和耐水性以及密度小、比强度高、易切割等特点,其应用在冰箱、冷藏柜的保温,建筑业上屋顶墙体窗户地面管道等的保温,工业上水、水蒸气等管道、管材的保温、保冷方面的优势是其它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
如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已经在冰箱冷柜等家用电器、工业塑料管材等方面上广泛应用。在冰箱冷柜等家用电器的生产中,在发泡过程中会将一部分电子元件包在聚氨酯保温层里面,但当这部分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时,通常要挖开一部分保温层来进行更换。在更换后,由于保温层被破坏,电器相应的保温效果会变差,达不到维修之前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保温层一旦被破坏,若破坏面积较小,则可能不会进行修复;若破坏面积较大,通常使用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来进行修复。同样工业塑料管材内管破裂或损伤同样会挖开一部分保温层来进行修复或替换,通常需要使用聚氨酯泡沫原料组合物来对挖孔进行修复。但是市场上现有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经过修补后,保温性能的下降较为严重,而一般用于生产冰箱保温层的聚氨酯原料组合物,由于工艺方面原因,例如发泡速度太快,来不及进行手工操作,且发泡后密度太低,修复时没有过填充量,达不到原有泡沫的强度,因此,不适用于保温层的修复。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操作的保温层修复剂,可以及时的修复保温层,达到与修复之前相同的保温效果。申请号为:CN201310699857.2公开了一种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其利用多种组分很好的实现了对冰箱保温层的修复处理,而随着产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此修复剂的修复性能指标已无法满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保温层修复剂,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15~18份聚醚多元醇、14~17份聚酯多元醇、0.6~1.0份泡沫稳定剂、0.4~0.8份催化剂、3~5份发泡剂、35~40份异氰酸酯、3~6份保温增强添加剂。
优选的,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16份聚醚多元醇、15份聚酯多元醇、0.8份泡沫稳定剂、0.6份催化剂、4份发泡剂、37份异氰酸酯、5份保温增强添加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己内酯多元醇和聚碳酸酯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沫稳定剂为硅酮类泡沫稳定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催化剂为叔胺类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泡剂为ADC发泡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增强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墨粉放入到紫外线辐照箱内进行辐照处理,15~20min后取出备用,期间控制紫外线的波长为300~320nm,辐照功率为1800~20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春,未经张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69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