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动轴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266.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忠;张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士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B3/00;F16F15/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动轴 总成 | ||
一种动力传动轴总成,包含一纤维补强塑胶管,一金属端轭以及若干键条。该纤维补强塑胶管具有一开口端,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该内表面设有若干一体成型的第一槽沟。该金属端轭具有一本体,以及一套管。该套管具有一外表面,该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二槽沟。该套管嵌固于该纤维补强塑胶管内部,并且使各该第一槽沟与各该第二槽沟相互对应而形成一容置空间。各该键条被收容于各该容置空间内。因此,使该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各该键条以及该金属端轭可结合成一体来传递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动力传动轴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纤维补强塑胶管以及金属端轭组合而成的动力传动轴总成。
背景技术
早期的钢质动力驱动轴由于重量的关系,目前已逐渐被纤维补强塑胶驱动轴所取代,而由于纤维补强塑胶驱动轴与金属端轭无法以传统的焊接方式来组接,从业者就以粘着剂来取代焊接,但是此等纤维补强塑胶驱动轴利用粘着剂来连接金属端轭的方式又产生了新问题。因为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所生的高温度会使粘着剂融化而无法将纤维补强塑胶驱动轴与金属端轭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美国第4,792,320号专利案提出了一种动力传动轴的组合结构来解决此等问题,该动力传动轴的组合结构,如该案的说明书的图2所示,具有一纤维补强塑胶管以及一金属端轭,该纤维补强塑胶管的一端设有多个纵向延伸并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槽道,该金属端轭的表面则设有多个的肋条,组合时,将该金属端轭的各该肋条嵌入该纤维补强塑胶管的各该槽道内。虽然此等结构可解决以粘着剂接合的缺失,但是此种结构所生的缺点是在该纤维补强塑胶管的管壁上设置多个的槽道,会破坏该该纤维补强塑胶管的强度,无法承受在传递动力时所产生的大剪切力(shear stress)。另外,美国第5,601,494号专利案则公开了另一种动力传动轴的组合结构,其传动轴管同样是以纤维补强塑胶制成,而其特征在于金属端轭的套管表面设置多个的槽沟,组合时,如该案说明书的图2所示,先在各该槽沟填入粘着剂然后再将该套管嵌入该纤维补强塑胶轴管内。此等结构虽然可增加粘着剂的量,但是还是无法解决传递动力时,粘着剂因高温融化而丧失结合功能的问题。再者,前述二件专利案所揭露的技术特征均只解决纤维补强塑胶轴与金属端轭的结合问题,对于在动态情况下的动平衡调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在提供一种动力传动轴总成,该总成一方面可减少传动轴的重量,另一方面则可用来传递高扭矩力,换言之,其可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则是在提供一种动力传动轴总成,该总成除了可承受高扭矩力外,更可用来调校传递动力时传动轴的动平衡。
因此,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动力传动轴总成,包含有一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一金属端轭以及若干键条。该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一般由多层预浸热固性或热塑性树酯的纤维织板叠置卷绕所制成。在构造上,该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至少具有一开口端,一界定一第一内径的内表面,以及一界定一第一外径的外表面。该内表面设有若干一体成型,径向凹入,沿管周间隔分布并且自该开口端往内纵向延伸的第一槽沟。该金属端轭具有一本体,以及一自该本体往外延伸的套管。该套管具有一外表面,该外表面设有若干径向凹入,沿管周间隔分布并往该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沟。组合时,该套管自该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的开口端嵌入其管内,并且使各该第一槽沟与各该第二槽沟分别相互对应而形成一容置空间。各该键条被收容于各该容置空间内。由前述可知,本发明的该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与该金属端轭通过各该键条而结合成一可连动的单位来传递动力。在此必须一提的是,本发明该中空纤维补强塑胶管的各第一槽沟与其管体一体成型,换言之,其结构强度未受破坏,因而可成承受较大的扭矩力。再者,当在动力传递时如发生动不平衡状态,可以在要调整配重的部位选用比重不同的键条,例如将原来一部分的铝合金键条改成钢键条。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是在该纤维补强塑胶管与该金属端轭接合处的该纤维补强塑胶管表面套设一束紧环。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是使各该键条的尺寸约等于各该容置空间的尺寸,用以使二者可紧密地结合。
本发明的再一优选实施方式是使该第一槽沟与该第二槽沟具有相同的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士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士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