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垄沟播种与饲草高粱套轮作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462.8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侯丽媛;董艳辉;赵佳;肖蓉;曹秋芬;吴慎杰;聂园军;李亚莉;王育川;赵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C05F1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粱 饲草 套种 轮作 种植 垄沟 播种 起垄 生态环境改善 资源永续利用 农作物栽培 生态保护 土壤营养 现实意义 资源缺乏 植株 保墒 连作 消耗量 倒伏 病害 杂草 地块 平地 蓄水 生产 | ||
本发明属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藜麦和饲草高粱连作病害严重,杂草多,土壤营养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及藜麦种植过程中水资源缺乏等问题,提供一种藜麦垄沟播种与饲草高粱套轮作的种植方法,垄沟播种藜麦,饲草高粱平地播种,同一地块上第一年垄沟内种植藜麦,藜麦‑饲草高粱三行与三行套种,第二年就地轮作套种:第一年种植藜麦垄沟地轮作套种饲草高粱,第一年套种饲草高粱地起垄,垄沟内种植藜麦。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起垄种植藜麦起到了蓄水保墒的作用,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与饲草高粱套种,饲草高粱可以起到防风林的作用,减轻藜麦成熟期由于风大造成的植株倒伏问题,为推进现代藜麦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藜麦垄沟播种与饲草高粱套轮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藜麦(
藜麦植物分类属藜科,双子叶植物。植株呈扫帚状,株高从几十cm到三m不等,根系属浅根系,穗状花序,主梢和侧枝都结籽,自花授粉。种子为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5-2 mm左右,籽粒比小米稍大,容重比比小米略轻,一般千粒重3-4g,大籽粒的品种达4.5 g,表皮有一层水溶性的皂角苷。由于其叶像鸭掌,因此英文名也叫Goose foot。种子颜色主要有白、红、黑三色系,不同品种种子大小和颜色有差异,白色系大多品种为乳白、淡灰、淡黄,深色系品种颜色为黑、红、褐、棕红等。
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蛋白质含量达14.00%-22.00%,由于不含胆固醇,并且具有低糖(GI升糖指数值35)、低脂(6.00%)、低热量(1276 J/100g), 以及完美的氨基酸组成和丰富的矿物质营养,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营养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E族维生素、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含量高达7.1%,已成为孕婴、糖尿病患者、三高人群的理想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含有完全蛋白且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体植物。
藜麦籽粒收获后的副产品秸秆具有巨大的饲用价值,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业对饲料、人力的投入,饲养场地对耕地的占用,对促进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乃至三农问题都有不可替代作用,是最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
饲草高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