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陪驾辅助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560.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亮;孙鹏;沈辉;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7/04 | 分类号: | B60T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制动器 副驾驶座 控制模块 制动踏板 主驾驶室 驾驶员控制 角度传感器 安全保障 摆动信息 同步运动 制动效果 踏板 副驾驶 主驾驶 原车 制动 发送 驾驶 拆除 汽车 | ||
1.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副驾驶座的控制机构及设置于主驾驶室的执行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设有复位弹簧(4)的副驾驶制动踏板(1)及用于测量副驾驶制动踏板(1)摆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2);
所述执行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电源(5)及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杆(6)及与主驾驶制动踏板(18)固接的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未与主驾驶制动踏板(18)连接的一端与转动杆(6)的一端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8)及多级传动机构,所述多级传动机构包括互为啮合的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及第三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2)与电动机(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4)通过输出轴与转动杆(6)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传动壳体(9),在所述传动壳体(9)上还开设供主驾驶制动踏板(18)摆动的槽口(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9)与脚垫(11)固接,所述脚垫(11)为塑料结构,在所述脚垫(11)的底部设有防滑纹路及布线槽,在所述脚垫(11)的顶部设有加绒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9)的底部固接壳体安装板(17),所述壳体安装板(19)通过紧固件与脚垫(11)固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及第三齿轮(14)的齿数依次递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通过固定套板(15)与主驾驶制动踏板(18)连接,所述固定套板(15)套接于主驾驶制动踏板(18)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陪驾辅助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板(15)的截面呈U形结构。
9.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陪驾辅助制动器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角度传感器检测副驾驶制动踏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若角度减小,进入第二步;若角度增大,进入第三步;
第二步:将副驾驶制动踏板的角度摆动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角度摆动信息并控制动力机构转动对应角度,转动杆带动固定杆摆动,使主驾驶制动踏板与副驾驶制动踏板的摆动角度同步;
第三步:副驾驶制动踏板的角度摆动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角度摆动信息并控制动力机构逆向转动,使转动杆旋转至初始位置,转动杆带动固定杆摆动,通过复位弹簧使副驾驶制动踏板顶回初始位置,等待下次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5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