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冷凝除雾消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602.1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晖;刘军;杨智峰;王为术;李全功;黄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刘绍杰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流道 除雾 烟气冷凝器 烟气冷凝 烟气 进烟通道 逆向流动 排烟通道 强化冷凝 深度冷凝 湿热烟气 含湿量 换热器 集液槽 冷却水 换热 脱硫 烟囱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冷凝除雾消白装置,包括烟气冷凝器,所述烟气冷凝器内设有U型烟气流道,U型烟气流道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进烟通道和排烟通道,U型烟气流道内布置有换热器,U型烟气流道的底部形成集液槽。本发明实现对脱硫后湿热烟气深度冷凝,其利用烟气与冷却水逆向流动换热的方式,强化冷凝效果,降低烟气中相对含湿量,保证烟囱除雾消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及工业锅炉烟囱烟羽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冷凝除雾消白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是世界范围内要求严格控制的污染物,也是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难题。为响应国家燃煤电厂环保工作要求,电站锅炉或工业锅炉通常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后才会排放至烟囱。由于目前所使用的大多为湿式脱硫方式,导致排放至烟囱的为过饱和湿烟气。湿烟气经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与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接触,烟气在降温的过程中,烟气所含的过饱和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对光线产生折射和散射,从而在烟囱出口形成雾状的白色或者灰色的烟羽。
湿烟羽的形成不仅造成视觉污染和环境污染,恶化城市景观,还会加剧雾霾的形成。脱硫塔出口烟气通常是饱和湿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水蒸汽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盐、SO3、凝胶粉尘、微尘,都是雾霾的主要成分。如果烟气直接进入烟囱排出,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中,由于环境空气的饱和湿度比较低,在烟气温度降低过程中,烟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形成湿烟羽,对大气造成视觉污染和环境污染。热电厂烟囱的除雾消白不仅要取得城市景观方面的环境效益,还要收集烟气中含有的粉尘颗粒、硫酸盐、硝酸盐等等,对除尘和脱硫脱硝效率有极大的提高。目前,对于烟囱湿烟羽的治理,由湿烟羽的形成机理总结出了三种解决方法:烟气加热法、烟气降温冷凝法、烟气冷凝再加热法。
近年来,我国加大环保力度,要求消除烟囱白色烟羽。烟囱白烟深度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为烟气冷凝方式,在脱硫塔后烟道增加烟气冷凝换热器,通过烟气换热降低烟气温度,实现脱硫后烟气降温冷凝,此方式对换热器的材质要求非常高、投资成本高,此外烟气冷凝后的水也不易处理。
公告号CN10904595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烟气冷却降温冷凝除湿脱污再热消白系统,该系统由烟气深度冷却器、烟气冷凝换热器、烟气再热器和冷源等组成;烟气深度冷却过程为烟气再热提供热源,加热主凝结水,降低脱硫塔出口烟温;烟气冷凝过程可加热主凝结水,为热泵提供热源,回收水资源,降低烟气含湿量;烟气再热过程降低排烟的相对湿度,从视觉上消除白烟。该系统创新冷凝换热器结构,采用316L代替氟塑料、钛合金等,引入机械通风盐水塔和智能调控系统,降低装置及系统的造价和能耗,在视觉上消除白烟的同时,梯级回收烟气中的余热,脱除50%以上的PM2.5、SO3和15%以上的NOx,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利益。
公告号CN20850505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冷却塔消雾用片材及消雾模块,包括方形结构的片材基体;位于片材基体相对的两个边侧的第一装配面;位于片材基体相对的另两个边侧的第二装配面,所述第二装配面高于所述片材基体及第一装配面设置;位于两个第二装配面之间的第三装配面,相邻的第三装配面之间、以及第三装配面与第二装配面之间均设有通道,通道两端为与第一装配面表面上部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消雾模块由上述冷却塔消雾用片材自一侧至另一侧依次叠摞构成消雾模块;该片材可以相互装配组成消雾模块,通过在消雾模块的四个侧面上形成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通道实现雾气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实现了冷却塔产品在冷却过程中的消雾效果。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消雾不够彻底、节能和环保效果不好、能源利用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冷凝除雾消白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光催化分解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利用烟气余热深度冷凝除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