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行车吊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0643.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7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邵山;张金鹏;林永勇;周法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行车 系统 | ||
1.一种智能行车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梁、承轨梁和若干个抓取管道的吊具机构;所述的行走梁为矩形框体,所述行走梁的短边侧连接在承轨梁上,并沿承轨梁长度方向上行走,所述的吊具机构通过滑动车机构滑动连接在行走梁长边侧的下方,并沿行走梁长度方向上行走;所述的吊具机构包括提升机构和锁紧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下端连接锁紧机构,带动锁紧机构上下运动;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活动板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板两端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悬臂,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回转气缸、扭力轴、定筒、回转筒和转筒底盖,所述回转气缸固定于活动板上部,所述定筒固定于活动板下部,所述扭力轴设置在定筒内部,且扭力轴上端与回转气缸连接,所述回转筒转动连接于定筒外侧,所述扭力轴下端固定连接转筒底盖,所述转筒底盖固定连接于回转筒;所述回转筒外侧固定连接悬臂,两个所述的悬臂随回转筒转动至平行于活动板位置时,与活动板以及两侧转动机构形成封闭的框体,所述承轨梁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轨道和齿条,所述行走梁的短边侧分别安装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所述的减速机连接了齿轮和钢轮,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所述钢轮沿轨道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悬臂分别为带公锁舌的第一悬臂和带母锁扣的第二悬臂,第一悬臂内设置气缸,气缸用于将公锁舌顶入母锁扣内,所述定筒的外侧设有带缓冲器的固定板,所述缓冲器与活动板长度方向向垂直,所述悬臂的尾部设有卡条,当两侧悬臂向内转动时,卡条与缓冲器接触,所述滑动车机构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短边侧设置驱动板,两个所述驱动板的内侧设置驱动齿轮和承载滚轮,两侧的驱动齿轮通过扭矩传递杆连接,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驱动板之间的距离与行走梁的单梁宽度相适配,所述单梁的一侧设置轨道,另一侧设置齿条,所述的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承载滚轮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定筒和回转筒之间设置推力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行车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丝杆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提升盒上,所述提升盒固定于滑动车机构上,所述丝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活动板,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丝杆,伺服电机控制丝杆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行车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周围均匀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在活动板上,所述导向杆的上端穿过提升盒上的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行车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底盖上设置方孔,所述扭力轴下部呈方形,所述方孔与扭力轴下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挂脱钩吊具及吊装方法
- 下一篇:气动提升夹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