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0671.2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施慧勇;高原;季岩福;林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许玲爱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段 脱模 连接孔 螺纹 杯盖 连接结构 内侧壁 导尿 侧向 改良 注塑 杯盖下表面 环形密封筋 杯盖顶部 螺纹结构 螺纹连接 向下延伸 分型面 筒状部 出筒 底端 替代 制造 成功 | ||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包括位于杯盖内侧壁的螺纹和位于杯盖下表面的环形密封筋,所述杯盖顶部向下延伸出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相对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与连接孔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45°。本发明结构新颖简单,通过在连接孔内设置两条相对的弧形段来替代原先的螺纹结构,从连接效果上来看跟螺纹连接的差别不大,从制造上来说,解决了原先螺纹在注塑脱模时容易拉坏螺纹的弊端,在脱模时以弧形段作为分型面,弧形段上侧向上脱模,弧形段下侧向下脱模,成功解决了脱模难的问题,解决了本行业设计人员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盖,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
背景技术
尿杯是医学上检测尿液的一种常用工具,目前尿杯一般包括杯体、杯盖和采集针三部分,其杯盖上有一处向下延伸的筒状部,在该筒状部的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采集针,旋上杯盖后采集针位于杯体的底部,采集针上的针尖位于筒状部的内腔中,使用时将尿液放入杯体内,螺旋拧入采集针后将杯盖盖在杯体上拧紧,此时采集针会浸泡在杯体内的尿液中,检测时选用真空管插入采集针的针尖处,尿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进入真空管内,完成真空管尿液的采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难题一直没有克服,导致产品的废品率很高,间接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幅提高,这个难题就在于杯盖的筒状部底部处的内螺纹,由于杯盖是整体上一体注塑成型的,其内螺纹结构使得该处在脱模的时候一直是个大难题,经常在脱模的时候拉坏该处的内螺纹,导致整个杯盖成为废品,废品率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结构改良后的导尿杯盖,包括位于杯盖内侧壁的螺纹和位于杯盖下表面的环形密封筋,所述杯盖顶部向下延伸出筒状部,所述筒状部底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侧壁上设置有两条相对的倾斜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与连接孔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45°。
优选的,所述弧形段首尾两端在连接孔侧壁上形成的周长不大于连接孔周长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弧形段与连接孔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70°且小于90°。
优选的,所述弧形段上表面投影到连接孔侧面上为一直线。
本发明结构新颖简单,通过在连接孔内设置两条相对的弧形段来替代原先的螺纹结构,从连接效果上来看跟螺纹连接的差别不大,从制造上来说,解决了原先螺纹在注塑脱模时容易拉坏螺纹的弊端,在脱模时以弧形段作为分型面,弧形段上侧向上脱模,弧形段下侧向下脱模,成功解决了脱模难的问题,解决了本行业设计人员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杯盖;2—环形密封筋;3—筒状部;4—连接孔;5—弧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0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光源及防倒吸的吸管装置
- 下一篇:油罐取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