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红包的发放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2537.6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樊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口口相传(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红包 发放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红包的发放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在电子红包的发放过程中考虑到用户对电子红包的敏感度,基于用户对电子红包的敏感度进行电子红包的发放,提高电子红包的回报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维度特征,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分层;以分层内目标用户随着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所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作为参数,构造目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模型;根据所述转化率模型中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设置约束条件,求解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按照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向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发放电子红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红包的发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工具。为了促进消费,商家往往会通过向用户发放电子红包的形式,给予一定的金额补助,吸引新用户加入到平台消费。通过使用电子红包来吸引顾客,达到刺激用户进行消费的目的,已经成为商家目前重要的营销手段。用户在使用电子红包进行消费时,基于商品金额的基础上,由工作人员对用户的电子红包进行处理,并告知用户需要支付的额外金额,完成商品的支付过程。
相关技术中,商家在发放电子红包时都会使用一些运营规则去做电子红包的定价,例如,基于用户登录平台的频率作为规则为电子红包进行定价,一个月登录低于2次的用户是低频用户,一个月登录超过10次的是高频用户,低频用户多补贴些金额,高频用户少补贴些金额。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商家发放电子红包的目的是用户能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使用电子红包,促进用户消费。由于不同用户所发放电子红包的定价是人工经验所定,如果用户不关注电子红包,即使人工定价的电子红包金额再高,也无法提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使得电子红包的回报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红包的发放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红包的回报率较低的问题。
依据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红包的发放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维度特征,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分层;
以分层内目标用户随着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所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作为参数,构造分层内目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模型;
根据所述转化率模型中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设置约束条件,求解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
按照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向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发放电子红包。
进一步地,所述以分层内目标用户随着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所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作为参数,构造分层内目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模型包括:
分别设置分层内目标用户的分层比例以及用户均额补贴范围;
根据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的分层比例与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随着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所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的乘积之和,构造分层内目标用户使用电子红包的转化率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转化率模型中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设置约束条件,求解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包括:
根据所述分层内目标用户的分层比例、所述用户均额补贴范围、所述转化率模型中电子红包的金额变化,确定所述转化率模型的约束条件;
基于遗传算法求解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并且在求解分层内目标用户对应发放电子红包的金额过程中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口口相传(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口口相传(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