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警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2717.4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4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源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7 | 代理人: | 毛丽琴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处理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公开了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语音信号;响应于从所述语音信号中检测到预设唤醒词,录制当前场景中的音频信息;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基于语音识别结果进行报警处理。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用户不方便或者无法通过操作手机拨打电话进行报警的情况下实现报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语音技术,尤其是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用户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例如:入室抢劫等突发情况,常常无法直接通过操作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来进行报警,并且直接通过操作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来进行报警,还往往会使用户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发明内容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虽然现有的手机中都提供了紧急联系方式,供用户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无需解锁手机直接拨打电话,但是这种紧急联系方式也需要通过操作手机才能够进行电话的拨打。而当手机不在用户身边的时候,用户将无法通过操作手机拨打电话进行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处理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语音信号;
响应于从所述语音信号中检测到预设唤醒词,录制当前场景中的音频信息;
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基于语音识别结果进行报警处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检测语音信号;
录音模块,用于响应于从所述接收模块得到的所述语音信号中检测到预设唤醒词,录制当前场景中的音频信息;
报警模块,用于对所述录音模块录制所述音频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基于语音识别结果进行报警处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报警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通过语音信号中的预设唤醒词,录制当前场景中的音频信息,并基于音频信息进行报警处理,可以在用户不方便或者无法通过操作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拨打电话进行报警的情况下实现报警,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可以实现即时报警,制止犯罪,并且所录制音频信息也可以作为犯罪分子的犯罪证据。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报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基于注册用户的声纹信息和用户信息进行报警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基于对音频信息的语音识别进行报警处理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对音频信息中说话的人数进行识别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