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2873.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宁;廖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42B10/14;F42B3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轴孔 折叠 弹翼 工艺块 切削加工 毛坯 凸台 加工 切削刀具 嵌装 切削加工过程 加工误差 零件成型 毛坯材料 同轴度 进给 去除 制备 图纸 拆除 保证 | ||
1.一种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提供折叠弹翼毛坯(2),所述折叠弹翼毛坯(2)的同一侧表面呈线性排列有多个凸台(21);
步骤二:制备多个工艺块(3),每个工艺块(3)宽度分别与步骤一中所述多个凸台(21)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凸台(21)之间的间距一致,再将多个工艺块(3)分别嵌装于相邻两个凸台(21)之间;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嵌装好工艺块(3)的折叠弹翼毛坯(2)装夹在机床上,使用多个不同的切削刀具沿着所述多个凸台(21)排列的方向进给切削加工多次,每次切削加工所使用的切削刀具公称直径均大于前一次切削加工中所使用的切削刀具的公称直径,使切削刀具贯穿所有凸台(21)和工艺块(3),切除所述凸台(21)和工艺块(3)中部分材料,在所述折叠弹翼毛坯(2)之上获得一个贯穿所有凸台(21)并且与设计图纸相一致的铰轴孔(11),再拆除所述工艺块(3),加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所述使用多个不同的切削刀具沿着所述多个凸台(21)排列的方向进给切削加工多次,所述切削刀具包括钻头、铣刀和铰刀,所述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钻削加工:使用钻头沿着所述多个凸台(21)排列的方向进给钻削加工至少2次,每次钻削加工所使用钻头公称直径大于前一次钻削加工所使用钻头的公称直径,使钻头贯穿所有凸台(21)和工艺块(3),切除所述凸台(21)和工艺块(3)中部分材料,在所述折叠弹翼毛坯(2)之上获得一个贯穿所有凸台(21)的钻头底孔;
步骤2:铣削加工:使用铣刀沿着步骤1所述钻头底孔轴向进给铣削加工至少2次,每次铣削加工所使用铣刀公称直径大于前一次铣刀的公称直径,使铣刀贯穿钻头底孔,切除所述凸台(21)和工艺块(3)中部分材料,将所述钻头底孔扩大为铣刀底孔;
步骤3:铰削加工:使用铰刀沿着步骤2所述铣刀底孔轴向进给铰削加工至少2次,每次铰削加工所使用铰刀公称直径大于前一次铰刀的公称直径,使铰刀贯穿铣刀底孔,切除所述凸台(21)和工艺块(3)中部分材料,将所述铣刀底孔扩大为与设计图纸相一致的铰轴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弹翼毛坯(2)的材质是牌号为YG3X的铝合金;
步骤1中所述钻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300~500r/min;
进给量:0.1~0.3mm/r;
步骤2中所述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500~800r/min;
进给量:0.1~0.3mm/r;
步骤3中所述铰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200~300r/min;
进给量:0.1~0.3mm/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弹翼毛坯(2)的材质是牌号为YT15的合金钢;
步骤1中中所述钻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100~150r/min;
进给量:0.1~0.2mm/r;
步骤2中所述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200~400r/min;
进给量:0.1~0.2mm/r;
步骤3中所述铰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80~150r/min;
进给量:0.1~0.2mm/r。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折叠弹翼的铰轴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弹翼毛坯(2)的材质是牌号为YW2的钛合金;
步骤1中所述钻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80~120r/min;
进给量:0.08~0.15mm/r;
步骤2中所述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100~200r/min;
进给量:0.08~0.15mm/r;
步骤3中所述铰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
主轴转速:50~100r/min;
进给量:0.08~0.15mm/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8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钢筋笼的方法
- 下一篇:可续接的钢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