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2891.9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楚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楚扬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仁合利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5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终端 交互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基于终端的交互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本发明采用半隐身提问机制,使用户会更敢于释放自己对于身边的人的了解欲;辅以高质量的官方问题库,用户从中轻松找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来邀请身边的人来回答。另一方面,借由这些问题,用户有了很多表达自己的切入点,内容创作更简单,满足自身的表达欲,同时满足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好奇心和了解欲;同时,在半隐身提问机制的帮助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做出回应,拒绝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而不用有拒绝的压力;本发明借由浏览彼此的回答,增进对于彼此的了解;更了解身边的人,也更被身边的人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的社交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工具。例如,人们常使用的微信、米聊、陌陌等都是基于人们社交需求而设计的即时类通讯软件。
随着人们社交需求的丰富与深入,传统的社交软件常常带来社交上的限制;例如,基于熟人社交的应用场景下,常常遇到有些问题有碍于情面无法直接问询,导致无法建立快速而有效的互动;同时,仅仅通过例如朋友圈的方式了解社交对象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另一方面,对于有并没有那么熟悉的对象或者长期未联系的朋友,常常因话题压力(如不知聊些什么好而不好意思贸然联系,怕遇尴尬)而未能建立有效互动;当然,市面上也有基于陌生人的社交应用,采用完全匿名的方式建立互动,但此场景存在道德风险,即在完全匿名的状态下无法对用户形成道德的有效约束,常常易造成恶意攻击,造成用户体验差,同时不易于社交健康发展。
基于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全新的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采用半隐身提问机制,使用户会更敢于释放自己对于身边的人的了解欲;辅以高质量的官方问题库,用户从中轻松找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来邀请身边的人来回答。
本发明提供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问发起,提问侧的终端用户创建问题,并指定所述问题的发送对象;其中,所述问题被配置成:在被所述发送对象回答前,所述发送对象的终端匿名显示所述问题;若所述发送对象通过终端回答并公开所述问题,则所述发送对象的终端被告知所述问题的提问方身份;
问题发送,提问侧的终端将所述问题发送至所述发送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对象为通过所述提问侧的终端认证的用户好友。
进一步地,所述问题包括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网页链接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终端用户创建问题包括用户自定义编辑或选择问题库中问题。
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问题匿名接收,回答侧的终端用户接收提问侧的终端用户创建的问题,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匿名显示所述问题并等待问题响应;
问题响应,若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回答并公开所述问题,则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被告知所述问题的提问方身份。
进一步地,问题响应中还包括:若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拒绝回答所述问题,则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保持所述问题的匿名配置。
进一步地,问题响应中还包括:若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回答所述问题,同时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将所述问题及回答配置为不公开,则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保持所述问题的匿名。
进一步地,所述回答侧的终端用户与所述提问侧的终端用户相互通过好友认证。
基于终端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楚扬,未经陈楚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2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