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总脂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4382.X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丛方地;李萍;张树林;李涛;张达娟;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含量 分光光度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总脂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及应用,依据脂质对酞菁聚集体的解聚机制,以四仲辛氧基镍酞菁为比色材料,石油醚为溶剂,准确定量总脂含量。分三步:(1)制作标准曲线。配制特定浓度酞菁溶液,以压榨花生油为标准脂质,无油样溶液为参照,在675nm分析,拟合吸光度和花生油浓度之间的坐标点,得线性方程。(2)脂质萃取。称量待分析样品,经萃取、蒸除溶剂和称量,回收脂质。(3)总脂定量。取酞菁溶液2.5mL,与0.5mL回收脂样混合,以无脂样溶液为参照,在特征波长下分析,去掉同体积脂样的吸收,代入线性方程,计算脂浓度,及相应的脂质量和总脂含量。与传统的萃取/称重法相比,该法更准确,能避免回收样中残留溶剂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仪器分析领域,涉及样品总脂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法,该方法中的酞菁比色材料性质稳定,特征吸收在可见光谱,一般不易受到分析体系的干扰。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线性标准曲线及线性方程易得,计算方便。分析结果较准确,相对于单纯的称重分析法,可以有效避免脂样中残存溶剂的干扰。
背景技术
脂质是一种能量贮存分子,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细胞中,是生物细胞的结构成分之一。在食品行业,脂质含量是食品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在生物化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中,脂质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指标,因为脂质代谢在生物体系中与其它代谢是相互关联的,污染物对于生物的污染会影响脂质的代谢,如有机持久性污染物,通常会造成生物细胞中脂质含量的增加。可见,脂质含量是一种重要的物理量,可用作营养、生化和生理学上的研究。那么,掌握生物样品中脂质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脂质是一类组成多样的生物质,包括非极性的三酰甘油酯、二酰甘油脂、单酰甘油酯和胆固醇,及极性较大的自由脂肪酸、磷脂和鞘脂,等等。脂质的这种成分和结构的多样性,给脂质的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从多样的脂类分子中确定脂质分子的种类和数量,要求有先进的分析技术。尽管,现在色谱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能够分离和定量生物样品中的脂质,而且质谱技术也非常先进,可用于鉴定和定量脂质。但这些分析技术费用较高,并要求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专门人员来进行,难以普及。
至今,传统的脂质分析方法是有机溶剂萃取称重的方法,也就是称量生物样品后,用低沸点的溶剂进行充分萃取脂质,然后蒸除溶剂,称量回收脂质的质量,计算得出脂质含量。实际上,这种分析方法分析的是总脂的含量。这种对于总脂的分析,一般即可满足对分析对象进行评估的要求。尽管如此,总脂含量的分析技术也在一直受到重视并得以改进,一方面是筛选有利于萃取脂质的溶剂或者使用按比例混合的溶剂,以提高脂质的萃取效率,减少分析的误差。另一方面是使用新的定量方法如色谱、光谱和其他特殊方法代替简单的称重方法,以避免称重方法中残存溶剂的干扰。时至今日,还没有找到可有效代替称重法的可行的方法,因为所谓的新方法在精确度、灵敏度和应用范围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用于通常的脂质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定量方法中,有一种相对最为简单和方便的方法,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种光谱技术简易、稳定且使用费用低廉,再有,分光光度计在一般的实验室中都有这种仪器。虽然分光光度法定量总脂的研究已经有所开展,但是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比色试剂的限制,比色试剂通常不能彻底地与脂质发生反应,造成比色结果不够准确。以此,至今传统的分光光度技术用于定量总脂含量尚不成熟,最大的局限性就是缺乏可用的比色试剂。假如有理想的比色试剂,能够对脂质的存在灵敏地做出相应,那么,就可能相应地发展为一种更准确地定量总脂含量的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4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