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犬瘟热弱毒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5453.8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单虎;郑秀云;张洪亮;盖春云;秦志华;张传美;杨瑞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9/175;A61P31/14;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识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75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犬瘟热弱毒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犬瘟热弱毒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1814;本发明所筛选的QN‑1株用于制备疫苗。本发明的犬瘟热活疫苗QN‑1株具有稳定的生物学特性,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能够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持续期长,并且对犬瘟热强毒GN株攻毒的水貂具有非常好的保护效果,免疫后水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减少,其免疫效果达到或优于市场上现有的商品化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水貂犬瘟热的流行和传播,降低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医生物制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犬瘟热弱毒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始于1965年,到现在已有50年的发展史。在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发展很快,饲养种类不断增多,数量逐年增大,主要集中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北等地,饲养的主要品种有水貂、银狐、貉子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毛皮动物养殖户上万家,各种毛皮动物存栏约4000万只,其中水貂就有2000万只,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养殖大国。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副粘病毒科的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鼬科和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双相型发热,炎、鼻、消化道等黏膜炎症,以及卡他性肺炎、皮肤湿疹和神经症状。犬瘟热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 (paramyxoviridae family)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粒子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也呈长丝状,直径120~300nm。粒子中心含有宽径15~17nm的螺旋形核衣壳。1905年Carre首次发现犬瘟热病毒,故本病也称carre病。先后在银黑狐、貉、紫貂、北极狐等毛皮动物中发生犬瘟热。现已有报道证实在患Pagets疾病的病人组织中检出了犬瘟热病毒核酸。可见犬瘟热的宿主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感染谱在日益增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军犬、警犬、实验用犬和宠物犬饲养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异地交流的增多,犬瘟热在我国犬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有升高的趋势,而且临床表现也与以往有所不同。该病是目前对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受到广泛重视。
水貂犬瘟热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virus,C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极强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水貂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各地毛皮动物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貂犬瘟热的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由于水貂犬瘟热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水貂犬瘟热疫苗多为灭活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维持时间较短,不产生局部抗体。且灭活苗需要多次注射,需要抗原量比较大,成本较高。而弱毒活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记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研究表明,国内流行犬瘟热野毒株与商业疫苗毒株的抗原蛋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考虑现行使用的犬瘟热弱毒疫苗是否能够预防不断变异、自然宿主不断扩大的犬瘟热病毒感染,研制既有高安全性又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疫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水貂犬瘟热活疫苗对我国水貂养殖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行研制的犬瘟热弱毒株多是将分离的犬瘟热强毒株经细胞或鸡胚多次传代适应而致弱得到的,病毒的传代致弱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传代致弱过程中会存在诸如细菌污染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传代致弱的毒株还可能存在毒力不稳定现象,如果毒株不纯,混有强毒力的病毒粒子,可能会导致免疫失败甚至疫病的流行。因此,如果能够直接分离一株弱毒疫苗株,大大减少了疫苗研制的工作量,且毒株较纯,降低了导致疫病流行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犬瘟热弱毒株(QN-1株)及其应用,所筛选的 QN-1株具有安全性高和良好的免疫原性的特点,其制备的疫苗能够解决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成本较高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