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型结构批量铆焊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5988.5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6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孙由庆;刘效春;吴力权;王明;朱呈才;张卫群;郝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批量 铆焊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型结构批量铆焊的工艺方法,属于煤矿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焊前准备、铰接孔预加工,制作点组筋板框架的胎膜,结构框架铆接牢靠并使用刚性支撑加强固定位,结构框架与底板焊接、预焊遮挡焊缝和不易焊接位置,焊接全部附件、封装盖板,去应力处理、机加工铰接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两次封装即可完成组装。在实际操作中,焊接作业时间远远大于铆接作业,通过协调铆接作业时间和焊接作业时间来平衡各工序作业时间,保证批量作业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型结构批量铆焊的工艺方法,属于煤矿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机械矿用设备焊接工件尺寸大,并多为箱型焊接结构。常规焊接生产需要四道工序:1、摆放下板,在下板上点焊横筋板、纵筋板,铆接后焊接立焊缝和底板焊缝;2、铆接组装内侧柱窝、套筒等附件,再次进行焊接套筒及柱窝周边焊缝作业;3、封上盖板,三次焊接上盖板周圈焊缝;4、机加工关键配合孔后焊接外围全部附件。反复作业效率低下。煤矿机械选材屈服强度较高,焊接前往往需要预热处理,反复焊接作业浪费严重,不利于批量作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箱型结构批量铆焊的工艺方法,采用二道工序,框架胎膜组装,吊装在底板上,组装柱窝,套筒后预先焊接部分遮挡焊缝,保证开放式结构可完全焊接,转焊接内侧焊缝,再次铆装封盖板,焊接外围附件,转焊接,两次封装即可完成组装。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箱型结构批量铆焊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有主筋、横筋板和纵筋板点组钻孔加工完成,铰接孔粗加工完成;
(B)在工作平台上制作点组筋板框架的胎膜,在胎膜上划出中心线,并划出所有主筋位置线、横筋板和纵筋板位置线,在外侧固定单侧定位支撑,另外一侧点焊大开档辅助斜支撑;
(C)将所有主筋、横筋板和纵筋板放置在工作台对应划线位置,靠在定位支撑上,并在辅助斜支撑和筋板间加斜塞压实筋板,开档位置加焊刚性支撑,组成箱型结构的结构框架,各铰接孔校正铆装孔同心度及位置尺寸,铆接牢靠并使用刚性支撑加强固定位置尺寸;
(D)将结构框架整体向上吊起放置在工件底板上,校正结构框架与底板中心线对齐,校正外框尺寸,检查各尺寸并进行打底焊缝焊接,预先焊接零部件遮挡焊缝和不易焊接位置,拼装封盖板以下全部零部件,转焊接工位焊接内侧全部焊缝作业;
(E)割除全部刚性支撑,吊装封盖板,铆接外围附件,再次转焊接工位施焊。
所述的步骤(B)工作平台上的胎膜、定位支撑和辅助斜支撑能用于下件工件铆接作业;
(F)去应力处理,机加工铰接孔。
所述的步骤(C)组成箱型结构的结构框架仅保留结构框架向上自由度,保证使用行车向上吊起,所有影响该个自由度的板都在下次拼装时铆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两次封装即可完成组装。在实际操作中,焊接作业时间远远大于铆接作业,通过协调铆接作业时间和焊接作业时间来平衡各工序作业时间,保证批量作业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箱型结构批量铆焊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有主筋、横筋板和纵筋板点组钻孔加工完成,铰接孔粗加工完成;
(B)在工作平台上制作点组筋板框架的胎膜,在胎膜上划出中心线,并划出所有主筋位置线、横筋板和纵筋板位置线,在外侧固定单侧定位支撑,另外一侧点焊大开档辅助斜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空芯柱塞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