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束流的闪烁体响应上限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6346.7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5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坤;翁秀峰;谭新建;黑东炜;盛亮;李斌康;刘军;孙彬;付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01T1/202;G01T1/20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子束 闪烁 响应 上限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子束流的闪烁体响应上限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子直线加速器、闪烁体腔室、光电管以及示波器;
闪烁体腔室包括主腔室以及与主腔室连通的至少一个侧部腔室,主腔室内安装待测闪烁体,侧部腔室用于安装光电管;
待测闪烁体安装在闪烁体腔室内,电子直线加速器出射的电子束流辐照在待测闪烁体上从而激发出光信号,光电管上接收光信号并其转化为电信号,示波器接收光电管发送的电信号;电子直线加速器为光阴极直线电子加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子束流的闪烁体响应上限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腔室为两个且以主腔室轴线对称设置,至少一个侧部腔室上安装光电管。
3.一种基于电子束流的闪烁体响应上限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测量系统,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测量:
【1】调节电子直线加速器,从而获得待测闪烁体在不同电荷量电子束流辐照下的幅值响应曲线;
【2】利用二阶多项式对步骤【1】的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从而获得非线性系数;
【3】通过非线性系数计算得到特定非线性程度对应的电荷量阈值;
【4】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式计算单粒子沉积能量;
【5】将非线性程度对应的电荷量阈值转为电子数,并将电子数和单粒子沉积能量相乘并除以闪烁体体积,获得单位体积总沉积能量,从而实现被测闪烁体响应上限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3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