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合成环氧丙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6406.5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根林;丁克鸿;徐林;马春辉;王铖;刘相李;殷恒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B01J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揭玉斌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管 固定床反应器 合成 丙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合成环氧丙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管程中装填多层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所述多层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沿骨架钛含量递增方向装填,第n‑1层钛硅分子筛催化剂与第n层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骨架钛含量的比值为1:1.5‑5;(2)将丙烯、双氧水、甲醇、助剂送入所述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进料方向与所述多层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递增方向一致,反应结束后收集反应出料口物料。本发明反应放热均匀,管程内热点温升小、工艺安全性高、产品收率高、选择性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合成环氧丙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大宗有机化工原料,位列全球产量最大的50种化学品之中,已超越丙烯腈成为仅次于聚丙烯的第二大丙烯下游衍生物,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异丙醇胺等。当前PO生产方法分为氯醇法、共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HPPO)。2018年国内PO产能约350万吨/年,其中约50%采用高污染的氯醇法,该方法工艺成熟,但能耗高、污染严重。共氧化法污染低于氯醇法,但投资大,成本高,易受联产物市场制约,技术也被国外公司垄断。HPPO工艺原子利用率高,工艺简便,投资较低,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是《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中唯一“非双高”的PO生产工艺,也是《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中唯一允许出口的PO生产工艺,代表着PO产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但该工艺技术难度大。
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的HPPO工艺均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甲醇为溶剂,双氧水在钛硅分子筛作用下氧化丙烯合成环氧丙烷,该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单位反应热-220kJ/mol,工业生产条件下首先要满足反应的移热传热要求,否则容易热量积聚,发生燃爆风险,并引起产品收率低、选择性差和催化剂寿命短等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改进反应器结构、加快冷却介质流量,以强化换热的方式实现管程内温升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中国专利(CN201720951093.5)公开了一种采用波纹板为传热板组,增加换热面积,通过板组间的换热介质,实现反应热的快速撤离,解决传统固定床反应器存在的传热效果差、催化剂寿命短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1620219689.1)公开了一种内设有螺旋金属翅片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通过金属翅片和列管管体将反应热传导至管体外的换热介质中,螺旋设置的金属翅片增大了换热面积,翅片上的通孔可以使反应液之间形成对流和扰流,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使得反应液中的温度均匀,产品质量稳定。
中国专利(CN201811190538.8)公开了一种原料分段注入的HPPO装置及方法,通过串联两个或多个反应单元,将原料分段进入每个反应单元,不仅解决了物料在反应器内分布不均的问题,还通过多级反应器分散了反应放热、强化了装置的整体换热效果,实现了高双氧水转化率、高环氧丙烷收率和低安全风险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均采用较为复杂的反应器结构或反应单元,通过强化换热的方法,将反应热移出反应器,虽然结构比传统列管式反应器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温度控制滞后、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过热等问题。此外,复杂的反应器或反应单元还存在设备投资高、催化剂装填或更换困难等问题。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环氧丙烷生产方法,从源头解决反应放热高、管程内热点温升高的问题,提高产品收率、选择性,降低燃爆风险等安全隐患,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放热均匀,管程内热点温升小、工艺安全性高、产品收率高、选择性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的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合成环氧丙烷的方法。
本发明是以一定活性梯度装填钛硅分子筛催化剂于固定床反应器中,以双氧水为氧源,将丙烯直接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