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两侧的质量块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6530.1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战江;窦亚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两侧 质量 块减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轨道两侧的质量块减振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轨道两侧的:弹性体、支架、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压紧板、压紧架、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平垫片和弹簧垫片,弹性体贴覆在轨道,减缓列车对轨道的振动冲击,且和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共同吸收轨道振动能量,减缓轨道的整体振动和两侧方向的振动,同时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主要是能够增加轨道结构阻尼和将其振动频率调整至主结构频率附近,改变结构共振特性,以达到减振降噪作用;该装置能够大大降低车轮与轨道传递的能量,阻止振动和噪音的产生,提高了车轮和轨道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降低铁路使用成本,减少噪声污染,本发明更换、拆卸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降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两侧的质量块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铁路交通发展以来,车轮和轨道的接触运动,一直伴随着冲击能量的产生,从而所产生的振动便不可避免,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噪音污染。传统的减振降噪方法是将橡胶垫置于轨枕下面,然而橡胶垫所起的减振降噪效果不佳,且橡胶垫寿命比较短暂,更换就更为麻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铁速度越来越快,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也越来越大,橡胶垫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减振要求。
因此如何找到新的减振方法,设计一款新型减振降噪装置,大大的减少噪声带来的污染是我们目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装置铺设量大,需要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两侧的质量块减振装置,其能够大大降低车轮与轨道传递的能量,阻止振动和噪音的产生,大大提高了车轮和轨道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降低铁路使用成本,减少噪声污染,本发明更换、拆卸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轨道两侧的质量块减振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轨道两侧的:弹性体、套在弹性体外的支架、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压紧板、压紧架、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安置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的肩台,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安置在肩台并与支架、弹性体和轨道形成整体结构,压紧架连接在整体结构的底部,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包括弹性体层和钢构件层,弹性体层呈L型,钢构件层放置在L型的弹性体内侧,第一锁紧件将压紧板锁紧在钢构件层的两侧,第二锁紧件将压紧板锁紧在压紧架的两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钢构件层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锁紧孔,压紧板设置有与第一锁紧孔位置相对的第一固定孔,第一锁紧件通过第一锁紧孔和第一固定孔将压紧板与钢构件层锁紧,进而将压紧板压紧在轨道两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压紧架设置有连通两侧的第二锁紧孔,压紧板设置有与第二锁紧孔位置相对的第二固定孔,第二锁紧件通过第二锁紧孔和第二固定孔将压紧板与压紧架锁紧,进而将压紧板压紧在轨道两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相邻轨枕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整体结构和压紧架,整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紧架,弹性体-钢构件组合体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锁紧件;相邻轨枕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段整体结构和至少一个压紧架,或整体结构横跨多个轨枕。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整体结构横跨多个轨枕时,弹性体和支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持弹性体和轨道始终紧密贴合的开口,开口的位置与轨枕相对,弹性体和支架通过开口卡在轨枕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用于轨道减振的质量块两侧夹紧装置还包括弹簧垫片,弹簧垫片设置有供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通过的通孔,弹簧垫片设置于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的至少一侧,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的外端将弹簧垫片压在压紧板的侧面。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用于轨道减振的质量块两侧夹紧装置还包括平垫片,平垫片设置有供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通过的通孔,平垫片设置于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的至少一侧,第一锁紧件或第二锁紧件的外端将平垫片压在压紧板和弹簧垫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