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6556.6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庄柯;张亚平;吴鹏;沈凯;郭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低温 氧化物 制备 氧化物前驱体 浸渍 氧化物制备 催化还原 脱硝反应 脱硝活性 助催化剂 研磨 硝酸钕 烘干 水中 煅烧 催化剂 离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钛的氧化物为载体,以锰的氧化物为活性成分,以钕的氧化物为助催化剂;制备方法为将钛的氧化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锰的氧化物前驱体及硝酸钕搅拌浸渍后,经烘干、研磨、煅烧,即制得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优点为通过添加钕的氧化物制备的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脱硝反应温度,较宽的催化还原脱硝活性温度窗口;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的消耗在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燃煤产生的大量的氮氧化物,是造成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关键污染物,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物中70%的氮氧化物来自于燃煤,因此煤炭消耗行业中NOx的排放十分重要。
火电站、钢铁、冶金、水泥、石化等是煤炭消耗的主要行业。现有燃煤电站大部分已安装相应脱硝设施,以达到排放标准。对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由于原有的烟道布局空间有限,无法在烟气除尘与脱硫前进行脱硝,需要进行后端的烟气脱硝。其他耗煤行业中,如钢铁、冶金、水泥、石化等,燃煤烟气量大、烟温一般在120℃~180℃。目前针对这类低温燃煤烟气脱硝技术仍未成熟,这使得中小型燃煤(发电)锅炉及其他耗煤行业的烟气NOx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NH3-SCR技术是目前最佳的脱硝技术,目前商用催化剂多为V2O5-WO3(MoO3)/TiO2催化剂,其工作温度一般在300℃~400℃范围内,为了满足这种温度窗口且不需要外部加热,SCR脱硝装置一般布置在除尘和脱硫单元之前,适合新建工程。对于中小型燃煤(发电)锅炉及其他耗煤行业的低温烟气,需要对烟气进行升温后方可反应,这将大大增加脱硝成本。因此,降低催化剂的反应窗口条件,成为低温SCR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低温NH3-SCR技术便于和现有的锅炉系统相匹配,不但能够避免烟气预热能耗,而且还可以降低SO2和粉尘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从而提高催化剂寿命,易于推广。
锰基催化剂是目前研究较多、效果较好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现有的专利中,绝大部分是添加Fe、Ni、Co、Ce等助剂进行改性,助剂添加量普遍较高,活性温度窗口大多在120℃~240℃,低温条件下的催化活性较差,起活温度仍然较高。申请号为20181135094的专利公布了一种介孔锰钛低温脱硝催化剂,在125℃-350℃的温度范围内,NOx去除率达90%以上,但温度低于120℃时,脱硝效率迅速降低。申请号为201810827437的专利公布了一种MnCoCeFe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起活温度为160℃。
因此,研制开发与之相匹配的低温高效、性能稳定的SCR低温脱硝催化剂已成为该技术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对氮氧化物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起活温度、高催化效率及宽温度窗口的SCR脱硝催化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该催化剂以钛的氧化物为载体,锰的氧化物为活性成分,钕的氧化物为助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中钕、锰、钛元素的摩尔比为(0.003~0.06):(0.2~0.5):1。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中钕、锰、钛元素的摩尔比为(0.015~0.03):(0.3~0.4):1;
最优地,催化剂中钕、锰、钛元素的摩尔比为Nd、Mn及Ti元素最优摩尔
比为0.03:0.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