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7121.3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诸海博;宋华东;杨亮;宋云鹏;徐春风;郭晓婷;王宇楠;马轶男;汪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43/00;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1004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检测器 智能 线缆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汇线部(1)、输出线缆(2)以及多个探头输入线缆(3);
所述智能汇线部(1)由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的汇线电路板(12)构成;
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输出接口、多个输入接口以及三个螺纹孔(111),每个所述输入接口的轴线均与所述输出接口的轴线垂直,三个所述螺纹孔(111)均位于所述壳体(11)的同一侧面外部;
所述汇线电路板(12)包括:数据采集单元(121)、控制单元(122)、传输单元(123)以及供电单元(124);
所述控制单元(122)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21)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21)的检测数据发送;
所述传输单元(123)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2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12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21)的供电端、控制单元(122)的供电端以及传输单元(123)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输出线缆(2)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的绝缘外皮与所述壳体(11)中的输出接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端的缆芯与所述传输单元(123)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输出线缆(2)的自由端设置有接线头;
多个所述探头输入线缆(3)均具有连接端,每个所述探头输入线缆(3)连接端的绝缘外皮均分别与所述智能汇线部(1)中的输入接口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探头输入线缆(3)连接端的缆芯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21)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线缆(2)为8芯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输入线缆(3)的个数为3个,每个所述探头输入线缆(3)均为8芯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头包括接线公头(21)以及接线母头(22),所述接线公头(21)与所述输出线缆(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母头(22)安装于管道内检测器中舱体存储器的法兰上,所述接线母头(22)包括:外壳(221)、锁紧螺母(222)、绝缘体(223)、接触件(224)以及O型圈(225);
所述外壳(221)内设置有贯通两端的腔体,在所述外壳(221)的一端外部设置有螺纹;
所述锁紧螺母(222)套装于所述外壳(221)中设置有螺纹的一端外部;
所述绝缘体(223)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221)的腔体内;
所述接触件(224)位于所述绝缘体(223)内,且所述接触件(224)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绝缘体(223)的两端端面,暴露于所述绝缘体(223)的外部;
所述O型圈(225)套装于所述绝缘体(223)的外部,位于所述绝缘体(223)与所述外壳(22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21)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垫片(2211),所述垫片(2211)位于所述壳体(221)的端部螺纹内侧。
6.一种权利要求1~5所述任意一种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输出线缆(2)的自由端与所述接线头(21)的连接处采用热硫化固定后,再将所述智能汇线部(1)、输出线缆(2)以及多个探头输入线缆(3)进行整体冷硫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硫化固定中的压力为1.5~2.0MPa、温度为150℃±5℃、硫化时间为4~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智能线缆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硫化处理中的冷硫化处理中温度为20~25℃、硫化时间为10~2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