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农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8102.2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晖;郭闯;陈焕根;姚国兴;石太林;黄春贵;张岩;杨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10;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海 南美白对虾 土壤含盐量 农业增效 社会效应 水稻秸秆 水稻收割 水稻种植 田间工程 盐碱滩涂 养成管理 农田 商品鱼 上下层 苗种 鱼沟 捕获 水产品 放养 水体 稻谷 生态 农民 开发 生产 管理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农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方法,步骤包括:1)田间工程建设;2)水稻种植与管理;3)本地鲫与南美白对虾苗种的放养、养成管理;4)水稻收割;5)商品鱼、虾捕获等步骤。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鱼沟水体的上下层空间和生产效能,产出的水产品、稻谷及水稻秸秆又能加快盐碱滩涂土壤含盐量的降低,对促进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有积极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农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江苏沿海地区滩涂总面积达68.7万h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其中潮上带29.5万hm2,且每年仍以1267hm2的速度淤长。近10年来,江苏围绕国家沿海滩涂开发利用大局,共获批区域农业用海总面积38336hm2,已围垦的农业用围海大部分尚未有效开发利用。农业用海规划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土地后备资源、提高海涂资源的科学配置水平、综合利用淤涨型海涂区域,宜渔则渔,不适合开展水产养殖的,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和经营规模化的有机农产品基地,既为渔区渔民转产转业提供就业机会,又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江苏沿海滩涂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1)滩涂土壤盐分高;2)滩涂开发耗资巨大,开发建设周期长、投资收益慢;3)电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完备,沟渠建设与整治未能充分利用区域淡水资源;4)缺乏第一手的农业基础科研数据,尤其是缺乏能在中度盐土(3‰~5‰盐度,土壤含沙量较高、土质易板结)上高效种植的作物(品种)试验数据,缺乏“耐盐作物+水产养殖”综合种养模式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江苏沿海滩涂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在江苏沿海滩涂农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田间工程建设(田面选择、鱼沟、田埂、进排水系统、作业通道建设);
2)水稻种植与管理;
3)本地鲫与南美白对虾苗种的放养、养成管理;
4)水稻收割;
5)商品鱼、虾捕获等步骤。
1、田间工程
1.1田面选择
田面地势平坦,面积以80×667m2~100×667m2为宜。
1.2鱼沟
沿田面田埂内侧2.5m~3.0m开挖“彐”形鱼沟,沟深150cm~180cm,长400m、宽12m~15m,坡比1:2.5~1:3,鱼沟面积占田面总面积的8%~10%;鱼沟两侧壁用1.8m宽的10目聚乙烯网片护坡防止坍塌。
1.3田埂
利用挖鱼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每隔35cm~40cm层高泥土铺设一层1.8m宽的10目聚乙烯网片,网片用量按田埂长度计算;每层泥土均打紧夯实,防止田埂垮裂、渗漏水;田埂高出田面60cm~80cm,田埂坡比以1:1.5~1:1.8为宜。
1.4进排水系统
进水口和排水口对角线设置;进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鱼沟最低处,用PVC弯管控制水位。
1.5作业通道
在田面沿主干道一边建设4m~6m宽的机耕作业便道。
2、水稻种植与管理
2.1稻种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与水产品综合种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薯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