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顾及水面比降的河道水面三维可视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8875.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0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敏;张力;马瑞;范青松;邵炜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顾及 水面 河道 三维 可视化 方法 | ||
1.顾及水面比降的河道水面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准备;
步骤二:对水面边界多边形进行边界点增密;
步骤三:多边形三角化;
步骤四:基于水位过程数据对边界点的高程进行插值与调整;
步骤四中,边界点水位高程插值与调整的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S41:遍历增密后的多边形边界点P;
S42:计算与当前多边形边界点P最近的水文测量站Si,其编号为i,设某一时刻的水位为li;
S43:通过相邻水文测量站水位计算多边形边界点P的插值水位lp;插值水位lp包括如下内容:
1)当i =0时,站点Si为起始水文测量站,无上游水文测量站, 下游水文测量站Si+1;分别计算站点P到直线SiSi+1的垂足F0与站点Si、Si+1的距离di、di+1;设Si+1水位为li+1,边界点P的线性插值水位lp满足(lp–li)/(lp–li+1)= di/di+1,则lp=(lidi+1-li+1di)/(di+1-di);
2)当i=n时,则站点Si为终止水文测量站,无下游水文测量站, 上游水文测量站Si-1;分别计算站点P到直线SiSi-1的垂足F0与站点Si、Si-1的距离di、di-1;设Si-1水位为l i-1,边界点P的线性插值水位lp满足(lp–li)/(lp–l i-1)= di/d i-1,则lp=(lid i-1-l i-1di)/(d i-1-di);
3)当0 i n时,站点Si为中间站点;上游水文测量站Si-1,下游水文测量站Si+1,水位分别为li-1、li+1;分别计算站点P到直线SiSi-1、直线SiSi+1的垂足F1、F2;包括如下内容:
(1)当F1、F2分别同时落在或同时不落在线段SiSi-1、SiSi+1上时,取lp=li;
(2)当F1落在线段SiSi-1上且F2不落在线段SiSi+1上时,垂足F1与站点Si、Si-1的距离分别为d1i、di-1,满足(lp–li)/(li-1–lp)=d1i/di-1,则边界点P的线性插值水位lp=(li-1d1i +lidi-1)/(d1i+di-1);
(3)当F1不落在线段SiSi-1上且F2在线段SiSi+1上时,垂足F2与站点Si、Si-1的距离分别为d2i、di+1,满足(li–lp)/(lp–li+1)=d2i/di+1,则边界点P的线性插值水位lp=(li-1d2i +lidi+1)/(d2i+di+1);
S44:用lp值更新边界点P的高程,其中,包含边界点P的三角形顶点高程也相应更新;
S45:重复步骤S41-步骤S44,直到增密后所有多边形边界点处理完毕;
步骤五:基于调整后的三角网进行水面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