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光学曲面二维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8894.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钢;卫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李唐明;顿海舟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检测 探测器 激光光源 测量系统 光斑信息 新型光学 待测物 二维测量系统 计算机接收 计算机连接 表面面形 采集数据 测量过程 二维测量 反射光线 曲面信息 入射光线 一次测量 半球状 被测物 处理器 置放 反射 采集 发射 计算机 分析 | ||
1.一种新型光学曲面二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需应用光源检测端、探测器、待测平台及计算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若干个激光光源呈半球状均匀分布形成光源检测端;
S2:所述若干个激光光源同时向待测物发射入射光线;
S3:待测物接收入射光线,并由待测物表面反射出一组反射光线;
S4:探测器接收反射光线,并在探测器中形成对应的光斑信息;
S5:计算机接收来自探测器的光斑信息,并由计算机处理器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分析光斑信息,生成对应的被测物表面面形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数据分析算法包括:
S5-1:计算机处理器将被测物的被测曲面转换为被测曲线,将半球体外壳转换为半圆形外壳,即转换为平面状态;
S5-2:以半圆形外壳的圆心为原点画x-y坐标轴;
S5-3:设被测点的位置为(x0,y0),被测曲线在被测点处的斜率为dy0,对应的激光光源的位置为(x2,y2),探测器的左右两端位置分别为(a0,b0)、(a1,b1),且设接收点的位置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外壳上,其中,接收点的位置为(X2,Y2);
S5-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和反射光关于法线对称,则在被测点的法线方程为:入射光线上存在两点A、B分别与反射光线上的(a0,b0),(a1,b1)关于发现对称,点A,B所在的两入射光线之间的范围为被测点O能被检测到的激光光源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为高度聚合的激光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被测物的被测曲面为理想球面,则所述探测器生成的光斑呈圆形规则排列;若被测物的被测曲面的某处偏离理想球面,则探测器生成的光斑在相对应的位置会偏离原点,光斑呈现不规律排列。
5.一种应用如前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方法的新型光学曲面二维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光源检测端、探测器、待测平台及计算机;所述光源检测端包括若干激光光源,所述若干激光光源呈半球状均匀分布形成光源检测端;
所述光源检测端设于待测平台上方,所述待测平台上置放有待测物;所述探测器置于待测平台正上方,且位于光源检测端内的顶部,并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激光光源向待测物发射入射光线,所述探测器接收经待测物反射的反射光线并生成光斑信息;所述计算机接收来自探测器的光斑信息,经处理器分析生成对应的被测物的表面面形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CCD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88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