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印模式下的柔性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9215.4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瑶;张健;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B81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传感器 衬底 转印 聚酰胺酸 旋涂 工业化批量生产 传统制造工艺 微电子工艺 氧化还原法 工艺环境 工艺制造 光刻工艺 聚乙烯醇 芯片工艺 原位生长 制作方便 专业设备 传感器 热固化 图形化 再利用 贴敷 银层 溶解 衔接 脱离 拓展 应用 | ||
1.一种转印模式下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1:选玻璃片为衬底,在衬底上旋涂一层聚酰胺酸,聚酰胺酸质量比为12wt%,旋涂厚度为20~30um;旋涂后置于加热台上加热,加热温度为90~100℃,加热时间为2~3h;自然冷却至室温;获得聚酰胺酸固化衬底;
步骤2:设计传感器图形,选用喷墨打印机在菲林片上打印该图形,制作该图形的光刻掩模版;
步骤3:选用两面均设有保护膜的感光干膜;撕掉其中一面的保护膜,使感光干膜无保护膜的一面与固化聚酰胺酸衬底的聚酰胺酸面贴敷,获得感光干膜衬底;
步骤4:将光刻掩模版贴敷于感光干膜衬底的感光干膜保护膜上,置入光刻蚀机进行掩膜光刻;获得光刻衬底;
步骤5:撕掉光刻衬底上感光干膜另一面的保护膜,随后将光刻衬底放入显影剂中进行显影,剥离掉未被曝光的感光干膜;显影剂为氢氧化钠溶液,pH值为12.1;显影时间为3~5min;获得感光干膜衬底;
步骤6:将感光干膜衬底通过氧化还原法使其生长银层,具体包括:
S6.1:将硝酸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浓度为0.02~0.03mol/L;获得硝酸银溶液;
S6 .2:将感光干膜衬底置入硝酸银溶液中氧化,时间为15~20min;
S6 .3:将氧化后的感光干膜衬底用去离子水冲洗,并置于硼氢化钠溶液中还原,析出银层,硼氢化钠溶液浓度为5~10mmol/L;
S6 .4:将还原后的感光干膜衬底用去离子水冲洗,获得图形化的银层衬底;
步骤7:将图形化的银层衬底放入分析纯的丙酮中脱膜,脱掉被曝光的感光干膜;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冲洗后,在图形化的银层衬底的银层面旋涂聚乙烯醇;厚度为10~20um;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20~30wt%;再置于加热台上加热,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30~60min;获得聚乙烯醇衬底;
步骤8:将聚乙烯醇衬底放入纯度为99.8%的DMAC二甲基乙酰胺中;将聚酰胺酸溶解,使图形化的银层与玻璃片脱离,获得附着在聚乙烯醇膜上的图形化的银层;
步骤9:将附着在聚乙烯醇膜上的图形化的银层贴在欲装配传感器的任意衬底表面;用去离子水冲洗掉图形化的银层表面的聚乙烯醇,获得转印于任意衬底上的图形化的银层;
步骤10:在图形化银层上涂一层传感材料,即可得到任意衬底上的柔性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模式下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玻璃片、聚四氟乙烯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陶瓷片或降解塑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模式下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或对苯二酚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模式下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材料为氧化锌材料、石墨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92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