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可复用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快速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9328.4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8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郝利娜;刘晰;杨晓霞;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6/29;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用地 空间 信息处理 快速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自动化可复用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首先汇聚原始执行算子,目前包括四大类算子可接入模型:一是GP工具,将ArcGIS原有平台积累的处理工具,当成算子全部纳入;二是其他第三方开发的符合GP标准的Python处理工具;三是基于本方法体系自定制开发实现的功能算子;四是历史积累的各类可执行程序,通过参数剥离改造形成的处理算子;
步骤②:通过建模器编写模型序列,模型序列是可按照一定逻辑依次执行处理算子的集合,使用XML文件作为序列载体;建模器以可视化方式浏览选取算子库中所有可用算子,自动化提示选择参数传递,交互编辑形成模型序列,模型序列包括顺序、嵌套、循环执行逻辑,建模过程类似于简单的交互式搭建程序开发;
步骤③:建模过程中,可随时通过模型编辑器自动检查模型参数正确性,编译模型序列,根据需求即时调整模型序列结构;
步骤④:模型序列搭建完毕,通过模型测试器,填装测试参数,进行模型自动化测试,如模型运行失败或不符合预定目标,返回模型编辑器修改模型;
步骤⑤:通过测试满足需求模型序列,可导出成本地化文件,以后可以加载此模型序列重复运行,也可以将其与模型执行引擎嵌入进其他系统复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可复用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面向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建模成果,在多环境下,自动化、快速、复用模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将步骤①中已建立好的模型,在其他环境下快速简单复用,通过本模型引擎二次开发嵌入其他应用场景,其他场景下通过本模型引擎调用执行模型,使其他应用系统获得本模型复用能力:
步骤1:将模型算子、模型序列、输入参数填装入模型引擎;其中,输入参数包括交换选择或介入参数;
步骤2:模型引擎依赖模型框架定义最小契约接口,实现对应不同类型算子,分类调用具体引擎实体,实现了GP引擎、Python引擎、自定制引擎和执行程序引擎;
步骤3:模型引擎调用模型解释器,对模型序列进行正向解析,检查形式参数、实际参数,实体化算子对象;
步骤4:模型运行器根据解释器解译结果,依照模型序列逻辑,依次调用模型算子,进行实际模型运算,并在不同算子间,进行参数传递;
步骤5:模型序列运行过程中,模型引擎将监控日志通过观察者模式实时汇报订阅端,若模型成功执行完毕,输出结果及模型参数;其中,所述监控日志包括错误信息、正常执行流程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93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