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度调控的高储能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9691.6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0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邓纪彪;范庆宇;张瑾;郭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4/06 | 分类号: | H01G4/06;H01G4/18;C08J5/18;C08L27/16;C08K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范丹丹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温度 调控 高储能 柔性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温度调控的高储能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复合膜以聚偏氟乙烯为基体,把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到聚偏氟乙烯基体内,通过控制复合温度来调控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从而控制复合膜中导电粒子的含量,通过测量电滞回线得到与之一一对应的储能密度。由于只需要改变温度,不需要改变氧化石墨烯的量,与传统的增加导电粒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避免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聚集,有效地改善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在聚偏氟乙烯基体中的分散效果,降低了介电损耗,增大了储能密度。另外,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膜柔软轻薄,易于实现微型电容器的贴片化功能,可广泛用于柔性材料能量储存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调控的高储能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能源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到处都需要使用电能,所以发展便携式柔性储能系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日常使用的电池难以克服功率密度小的缺点,即不能快速的充放电。超级电容器虽然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但是受限于电解质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工作电压一般不超过3.0V,工作温度也较低,难以在高电压、高温等特殊环境下应用。介质电容器具有极高的功率密度,制备工艺简单,且能承受高电压,然而储能密度较小,不适合广泛应用。因此目前需要开发高储能密度的电介质材料。
高介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很迅速,特别是铁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结合了铁电陶瓷的高介电常数和聚合物的易加工、韧性好的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过多陶瓷材料的加入,会失去聚合物材料良好的柔韧性,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变复杂,缺陷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整体的介电性能及储能性能受损。
除了添加陶瓷填料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还常添加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的加入会使复合材料内部产生渗流效应,从宏观上来看,即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会在某一掺杂浓度下发生突变,此时导电填料的浓度称为渗流阈值。当添加量无限接近某一临界值时(即渗流阈值),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会陡增。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渗流阈值处,较多的导电颗粒会把电介质包裹,从而形成很多个微电容,构成了超电容网络,这使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储存电荷的能力大幅度增加,所以介电常数会大增。但同时,因为在渗流阈值附近,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也会增加,所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大增的同时,其介电损耗也激增。所以,如何在增加介电常数的同时,降低介电损耗是导电颗粒/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关键,目前对导电颗粒进行绝缘包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氧化石墨烯(GO)是石墨烯(GR)的一种衍生物,与GR相比,GO在聚合物基体中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但GO具有绝缘的特质,只有对GO进行还原处理后才能提高其导电性。正是因为对GO还原处理后得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导电性不如原始的石墨烯,所以,如何实现通过温度来控制复合膜中导电颗粒的含量,达到降低介电损耗,增大储能密度就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温度调控的高储能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基于温度调控的高储能柔性复合膜,以聚偏氟乙烯为基体,把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到PVDF基体内,通过控制复合温度来调控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程度,从而控制复合膜中导电颗粒的含量,达到降低介电损耗,增大储能密度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聚偏氟乙烯与氧化石墨烯的体积百分比为0.5%~2.0%。
优选地,所述柔性复合膜是利用溶液共混和流延制得,溶液共混时的温度和流延后处理时的温度都是50℃~80℃。
优选地,所述柔性复合膜的电极是银电极。银电极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刷的银浆,然后再将刷有银浆的膜放在50℃~80℃的水平台上处理15~30分钟。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基于温度调控的高储能柔性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9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