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物质掺杂的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9807.6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挺;黄露露;吴礼光;刘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69/12;B01D69/02;B01D67/00;B01D61/14;C07D209/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混 聚偏氟乙烯 超滤膜 乙酸纤维素 制备和应用 手性物质 掺杂的 环糊精 铸膜液 超声 水浴 溶解 聚偏氟乙烯粉末 二甲基二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混合溶液中 玻璃平板 超声作用 合成工艺 基膜表面 聚乙二醇 均匀涂布 手性结构 物质掺杂 复合膜 丙酮 手性 脱膜 位点 制备 引入 | ||
1.一种手性物质掺杂的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β-环糊精和乙酸纤维素溶解于N,N-二甲基二酰胺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水浴中搅拌均匀,超声后静置脱气泡得到溶液A;将聚偏氟乙烯粉末和聚乙二醇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水浴中搅拌均匀,超声后得到溶液B;
(2)将溶液A和溶液B在超声作用下混合,并升温至55~65℃均匀共混且充分反应,得到铸膜液;
(3)将所得铸膜液均匀涂布于位于玻璃平板上的基膜表面,成复合膜;经脱膜、干燥后得手性物质掺杂的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溶液A中β-环糊精的浓度为0.01~0.1g/mL、乙酸纤维素的浓度为0.05~0.5g/mL;溶液B中聚偏氟乙烯的浓度为0.25~0.5g/mL、聚乙二醇浓度为0.08~0.1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溶液A时的水浴温度为20~40℃、搅拌时间为5~1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溶液A与溶液B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反应时间为1~3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基膜为无纺布,将无纺布在蒸馏水中浸湿后,平铺于清洁的玻璃平板上,而后将铸膜液倒至无纺布表面,将玻璃平板置于匀胶机上旋转成复合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匀胶机的转速为500~100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脱膜过程为:20~30℃下将带有复合膜的玻璃平板在蒸馏水中浸泡20~25小时后取出无纺布为基膜的β-环糊精/乙酸纤维素掺杂的聚四氟乙烯共混超滤膜材料;干燥条件为35~40℃下真空干燥,干燥时间为1~5小时。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手性物质掺杂的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分离色氨酸对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超滤装置进行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的色氨酸对映体分离,先将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在N2氛围下、操作压力为0.14~0.16MPa下以去离子水作为进料液预压25~35min,待其流速稳定后,将进料液换成D-色氨酸和L-色氨酸的混合水溶液,混合水溶液中含有乙酸,将压力调整为0.0.9~1MPa、实验温度24~26℃,进行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偏氟乙烯共混超滤膜面积为10~30cm2,膜厚度为10~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98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