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摩尔分数配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0205.2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符文;孟现阳;毕胜山;吴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爆炸 极限 测量 装置 基于 摩尔 分数 方法 | ||
1.一种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爆炸容器(1)、压缩空气储罐(2)以及一个或多个可燃气体配气组件;
其中,爆炸容器(1)与压缩空气储罐(2)之间通过压缩空气进气管(53)相连,每个可燃气体配气组件均与爆炸容器(1)相连;
爆炸容器(1)与压缩空气储罐(2)均设置有温度测量部件、温度控制部件以及压力传感器,其中,压缩空气储罐(2)的温度测量部件为多支第一铂电阻温度计(26),多支第一铂电阻温度计(26)设在压缩空气储罐(2)内部;爆炸容器(1)顶部设置有端盖(9),端盖(9)上设置有点火部件;
爆炸容器(1)的侧壁安装多个爆破片(19),爆破片(19)为焊接式,爆破压力为30-100MPa;爆炸容器(1)侧壁还安装有铠装热电偶(14),铠装热电偶(14)为K分度,铠装部分伸入爆炸容器(1)球体内部,测量端位于球体中心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炸容器(1)为球形金属容器,爆炸容器(1)外侧还缠绕有第二加热带(36),压缩空气储罐(2)外侧缠绕有第一加热带(35),第二加热带(36)和第一加热带(35)均分别由多根加热带组成,分别缠绕在爆炸容器(1)和压缩空气储罐(2)外侧不同的高度位置处,每根第二加热带(36)与爆炸容器(1)之间布置有多支第六铂电阻温度计(31),每根第一加热带(35)与压缩空气储罐(2)之间布置有多支第五铂电阻温度计(30),每根加热带分别连接至一台温度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加热带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爆炸容器(1)和压缩空气储罐(2)内部气体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火部件包括密封件(10)、点火电极(11)和熔断丝(12);点火电极(11)伸入到爆炸容器(1)内部,熔断丝(12)设置在点火电极(11)底端,点火电极(11)与端盖(9)之间通过密封件(10)进行密封;密封件(10)与点火电极(11)之间通过玻璃烧结的方式绝缘;
密封件(10)为外螺纹结构的金属材料,由外螺纹与端盖(9)连接并密封;点火电极(11)为不锈钢材料,点火电极(11)由输出电压为110-120V的隔离变压器供电;熔断丝(12)为铜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盖(9)上还设置有液体进样口(13),液体进样口(13)处设置有液体进样装置,液体进样装置包括进液密封垫(15)、液体进样堵头(16)、爆炸密封垫(17)和密封堵头(18);进液密封垫(15)设置在液体进样口(13)内,进液密封垫(15)上设置有液体进样堵头(16),液体进样堵头(16)顶部设置有爆炸密封垫(17),爆炸密封垫(17)上设置有密封堵头(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密封垫(15)为硅橡胶或氟橡胶,液体进样堵头(16)为环形柱状金属材料,外圆外侧为外螺纹结构,液体进样堵头(16)位于液体进液口下端,液体进样堵头(16)采用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制作,爆炸密封垫(17)为硅橡胶或为氟橡胶,爆炸密封垫(17)为平垫或O型圈;密封堵头(18)为外螺纹金属材料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爆炸极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储罐(2)为长圆柱体金属容器;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以及第三压力传感器(22);
第一压力传感器(20)安装在压缩空气储罐(2)顶部,用于测量压缩空气的进气量;第二压力传感器(2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22)安装在爆炸容器(1)的侧壁上,第三压力传感器(22)用于测量爆炸极限测试的初始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21)用于测量爆炸压力;
压缩空气进气管(53)外侧采用保温材料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2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