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地实时通信-极地水文观测浮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0282.8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娜;王欢齐;林丽娜;何琰;王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2/24 | 分类号: | B63B22/24;B63B22/00;G01W1/02;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地 浮体 实时通信 水文观测 卫星天线 标体 海冰 聚氨酯发泡材料 高分子材料 长期稳定 观测数据 海水界面 海洋环境 环境数据 连接设备 内部空心 设备舱体 卫星发送 支架材料 自动观测 用户端 浮标 冰区 舱体 线缆 支架 不锈钢 季节性 观测 穿过 标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实时通信‑极地水文观测浮标,设备舱体采用高分子材料,标体支架材料为316不锈钢,用于连接设备舱体与浮体,标体支架内部空心可以穿过卫星天线的线缆,浮体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浮体上设有卫星天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极地季节性冰区长期稳定的自动观测海洋环境,尤其可以观测大气与海冰、海冰与海水界面的环境数据、并自动将观测数据通过卫星发送至用户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极地实时通信-极地水文观测浮标。
背景技术
海洋浮标标系统是海洋环境观测的重要设备之一,浮标观测的数据可以通过回收后获取,也可以通过卫星完成数据传输。北极海区受到海冰的影响浮标的布防和回收比较困难,布放后几乎不可能进行维护,因此对设备的稳定性、工作寿命等要求极高。北极海区环境温度较低,可达到-40℃,一般的浮标系统在这种气温下难以长期稳定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地实时通信-极地水文观测浮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极地季节性冰区长期稳定的自动观测海洋环境,尤其可以观测大气与海冰、海冰与海水界面的环境数据、并自动将观测数据通过卫星发送至用户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备舱体、标体支架、浮体、卫星天线,其中设备舱体采用高分子材料,标体支架材料为316不锈钢,用于连接设备舱体与浮体,标体支架内部空心可以穿过卫星天线的线缆,浮体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浮体上设有卫星天线。
进一步,设备舱体下连接温盐深仪器、溶解氧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pH传感器。
进一步,设备舱体由上至下依次由上保护罩、上舱盖、主舱体、下舱盖、下保护罩连接构成,主舱体采用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设备舱体内部设置有电池、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卫星模块,根据用户需要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卫星定位、卫星通信任务,数据采集周期设置间隔2分钟至48小时,电池为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卫星模块供电,电池采用锂氩电池,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浮标上传感器的观测数据,控制器周期性的完成对数据采集器和卫星模块的控制任务,卫星模块用于卫星定位和卫星通信任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极地实时通信冰浮标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备舱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设备舱体内部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极地实时通信-极地水文观测浮标如图1所示,包括设备舱体1、标体支架2、浮体3、卫星天线4,其中设备舱体1采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耐腐蚀性,保证强度的同时重量较轻,并且在低温环境下坚固可靠。标体支架2材料为316不锈钢,起到连接和保护作用,用于连接设备舱体1与浮体3,标体支架2内部空心可以穿过卫星天线的线缆,对线缆进行有效保护;浮体3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冰面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若冰融化落入海水可以为整体提供浮力,使之漂浮于海面。浮体3上设有卫星天线4,用于卫星定位、数据传输等。
浮体3在设备舱体1上方,整体重心偏下,系统在海水中可以保持竖直。布放后设备舱体1位于大气与海冰界面以下包裹在冰中,冰内温度远高于大气温度,这样的设计极大降低了低温环境对设备舱体内部电池、电路等器件的影响,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设备舱体1下可以连接温盐深仪器、溶解氧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pH传感器等完成水文要素的观测,作为极地水文观测浮标使用。
其中,设备舱体1结构如图2所示,由上至下依次由上保护罩5、上舱盖6、主舱体7、下舱盖8、下保护罩9连接构成。主舱体7采用高分子材料,具有防水、高强度、耐低温的特点,适合在极地环境中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