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撕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0463.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伞红军;陈浩;陈明方;伍星;刘金鑫;张永霞;姚国一;臧家秀;葛天佑;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沈艳尼 |
地址: | 65022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设备 | ||
1.一种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34)、送料装置、撕膜装置、物流装置(3);
所述框架(34)用于安装送料装置、撕膜装置;
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实现导光板在Z方向的运动转至Y方向的运动,用于实现导光板Y方向的运动转至物流装置(3);
所述撕膜装置用于撕取导光板的背面静电膜,用于与物流装置(3)配合实现导光板的正面静电膜的撕取;
所述物流装置(3)用于放置送料装置抓取的已撕取背面静电膜的导光板,并带动已撕取背面静电膜的导光板沿X向运动;
所述撕膜装置包括背面撕膜装置(2-1)和正面撕膜装置(2-2);其中背面撕膜装置(2-1)用于通过气缸a(17)的伸缩带动吸盘a(18)实现导光板背面静电膜的撕取,正面撕膜装置(2-2)用于通过气缸d(29)的伸缩带动吸盘c(30)实现导光板正面静电膜局部撕起,并用于与物流装置(3)配合实现导光板正面静电膜整体撕取;
所述背面撕膜装置(2-1)包括轴承座g(10-7)、伺服电机b(15)、连杆a(16)、气缸a(17)、吸盘a(18)、电机支架c(41);其中电机支架c(41)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34)上,伺服电机b(15)通过沉头螺钉沿X向固定在电机支架c(41)上,连杆a(16)一端直接通过键与伺服电机b(15)的转轴相连,伺服电机b(15)转轴的末端安装轴承,通过轴承座g(10-7)进行支撑,气缸a(17)的一端与连杆a(16)的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吸盘a(18)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倒装在气缸a(17)输出端,吸盘a(18)的吸附面朝向导光板背面;
所述正面撕膜装置(2-2)包括气缸d(29)、吸盘c(30);两个并排安装的气缸d(29)一端通过螺钉与框架(34)相连,吸盘c(30)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气缸d(29)的输出端可伸缩部位相连,吸盘c(30)的吸附面朝向导光板正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撕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垂直送料装置(1-1)以及水平送料装置(1-2),所述水平送料装置(1-2)包括水平物料传送装置、水平物料抓取装置;
所述垂直送料装置(1-1)用于通过伺服电机a(7)提供动力驱动同步带轮a(11-1),同步带轮a(11-1)、同步带轮b(11-2)共同作用为同步带a(5)提供驱动力带动导光板支架(13)沿圆柱导轨a(14)实现导光板在Z方向的运动;
所述垂直送料装置(1-1)包括圆柱导轨滑块a(4)、同步带a(5)、同步带压板a(6)、伺服电机a(7)、联轴器a(8)、电机支架a(9)、轴承座a(10-1)、轴承座b(10-2)、轴承座c(10-3)、同步带轮a(11-1)、同步带轮b(11-2)、轴承端盖(12)、导光板支架(13)、圆柱导轨a(14)、转轴a(36);其中圆柱导轨a(14)通过螺栓与框架(34)相连,圆柱导轨滑块a(4)一侧嵌套进圆柱导轨a(14)中,圆柱导轨滑块a(4)另一侧通过螺钉与导光板支架(13)相连,电机支架a(9)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34)上,伺服电机a(7)通过沉头螺钉沿X向固定在电机支架a(9)上,伺服电机a(7)通过联轴器a(8)与转轴a(36)的一端相连,同步带轮a(11-1)采用键与转轴a(36)相连,转轴a(36)的另一端安装轴承通过轴承座a(10-1)进行支撑,轴承端盖(12)压紧轴承座a(10-1),轴承端盖(12)与轴承座a(10-1)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自带转轴的同步带轮b(11-2)两端安装轴承,通过轴承座b(10-2)、轴承座c(10-3)进行支撑,同步带a(5)与同步带轮a(11-1)、同步带轮b(11-2)之间通过带齿与轮齿啮合运动,同步带a(5)与同步带压板a(6)固定,同步带压板a(6)与导光板支架(13)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4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