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废水中抗生素的降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0520.5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雅萍;黄思琪;马晟佳;谢冰;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72;B01J23/745;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生素 餐厨垃圾废水 降解 预处理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制备 固相催化剂 无二次污染 餐厨垃圾 存在条件 光催化剂 氧化体系 工艺流程 非均相 高氨氮 有机物 超声 除油 过滤 污染物 检测 净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废水中抗生素的降解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餐厨垃圾废水进行过滤和除油预处理,再向餐厨垃圾废水中投加微量抗生素超声均匀分散,模拟更高浓度的抗生素以便于检测处理的程度;再加入光催化剂及过氧化氢溶液,构成非均相的光芬顿(Fenton)氧化体系,对含抗生素的餐厨垃圾废水进行处理,在180 min内对抗生素的降解至少达到98.1%,实现含抗生素的餐厨垃圾废水得到净化。本发明无二次污染,工艺流程操作简单,催化剂制备原料易得,反应后的固相催化剂易于分离,对在含有机物、高氨氮背景的餐厨垃圾等存在条件下,处理各种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餐厨垃圾废水中有关成分微量抗生素的应用处理,尤其涉及光激发的非均相Fenton氧化反应有效处理餐厨垃圾废水中微量抗生素。
背景技术
抗生素长期被应用于治疗药物感染,同时也作为添加剂加在畜牧产品中,这些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以及不合理控制都直接间接性的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且在处理时,考虑到经济性,部分抗生素残留物会作为饲料和肥料进一步使用,但也会导致某些肉,蛋类食品有残余抗生素,经食物链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能有效处理餐厨垃圾废水中所含的微量抗生素十分有必要,其中四环素类等均是典型的光谱抑菌剂,并广泛应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
餐厨垃圾废水因有较高的COD(8000-20000mg/L)、NH3-N(1500-2500mg/L)、TP(50-150mg/L)、SS(8000-15000mg/L),pH为4-6,处理起来不太容易,在此基础上要降解餐厨垃圾废水中的微量抗生素就更增加了废水无害化处理的难度。那么,要处理餐厨垃圾废水中抗生素,考虑结合光催化的Fenton氧化技术与有较强吸附作用的铁-碳复合催化剂的特性,处理餐厨垃圾废水中抗生素也就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餐厨垃圾废水成分复杂,背景干扰物质浓度极高,常规技术难以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处理餐厨垃圾废水中微量抗生素的方法,催化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降低生物抗药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中抗生素的降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除油后的餐厨垃圾废水进行稀释,得到稀释的餐厨垃圾废水,其中,稀释比例为餐厨垃圾废水与水的体积比为2-10ml︰198-190mL;
步骤2:将抗生素加入稀释的餐厨垃圾废水中,得到含抗生素的稀释餐厨垃圾废水,抗生素与稀释的餐厨垃圾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5mg︰200mL;
步骤3:将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以质量比为7︰3比例混合溶于水中,再取FeSO4·7H2O放入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其中FeSO4·7H2O、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与水质量体积比为500-800mg︰40-60mg︰40mL,之后超声处理30min,95℃水浴加热反应6h,制得催化剂α-羟基氧化铁负载石墨烯-碳纳米管,烘干备用;
步骤4:将α-羟基氧化铁负载石墨烯/碳纳米管催化剂投入到含有浓度为15-25mg/L抗生素的餐厨垃圾废水中,然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采用紫外光或可见光灯激发,构成光激发的非均相芬顿(Fenton)处理体系,室温条件下磁力搅拌器搅拌,在180min内对抗生素的降解至少达到98.1%,餐厨垃圾废水得到净化;所述α-羟基氧化铁负载石墨烯-碳纳米管催化剂的质量浓度为0.25-0.5g/L,过氧化氢的摩尔浓度为1-3mmol/L;紫外光或可见光灯采用汞灯或氙灯,功率100-350W。
本发明将抗生素加入稀释的餐厨垃圾废水中,因微量抗生素浓度不易检测,这样得到的含更高抗生素浓度的稀释餐厨垃圾废水,更便于检测处理的抗生素浓度变化。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