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0583.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修榕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修榕蔚 |
主分类号: | A23L33/18 | 分类号: | A23L33/18;A23L17/50;A23P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吕纪涛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台市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一种牡蛎滴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8~1.2份牡蛎酶解肽粉、2.0~3.0份明胶和2.0~3.0份甘油。所述牡蛎滴丸还包括0.18~0.22份葛根提取物、0.18~0.23份魔芋粉、0.04~0.06份低聚木糖、0.3~0.5份蓝莓粉、0.03~0.05份维生素E和0.03~0.05份维生素C。本发明提供的牡蛎滴丸不仅包含牡蛎营养成分,而且食用方便,体内易消化吸收,充分提高牡蛎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缘动物,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
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牡蛎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牡蛎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牡蛎原动物含糖原、牛磺酸和10种必需的氨基酸,谷胱甘肽,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D,无机质包括铜、锌、锰、钡、磷及钙等,其中所含的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酸含量最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含量最为高的海洋物种之一。牡蛎还富含有蛋白质、锌、欧米伽3脂肪酸及酪氨酸,胆固醇含量低。其中锌含量极高,有助改善男性性功能。6只牡蛎的含锌量是日需求量的两倍。
现代医学认为牡蛎有七大功效:强肝解毒、提高性功能、淤血净化、恢复疲劳、滋容养颜、提高免疫和促进新陈代谢。适宜多种人群服用。
现在市场上牡蛎品种,可分为以下几种:新鲜牡蛎,新鲜牡蛎的食用方法很多,做汤,做菜,味道鲜美,但是鲜品不易保存;另一类是干牡蛎,鲜品通过暴晒、烘干、晒干制成干品。但是做成干品后食用时泡发比较麻烦,不论用冷水、温水还是开水泡发效果都不好,都煮不熟而且咬不烂,不但影响消化,而且营养成分吸收效果差,泡发过程中有的营养成分容易损失;还有牡蛎胶囊、牡蛎片等。
现有技术生产的牡蛎产品有干牡蛎、牡蛎胶囊、牡蛎片等,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比较繁琐,设备复杂,生产工序多,生产周期长,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干牡蛎的泡发比较麻烦;这些产品食用、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牡蛎产品-牡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不仅能解决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还含有牡蛎营养及活性成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滴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8~1.2份牡蛎酶解肽粉、2.0~3.0份明胶和2.0~3.0份甘油。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份牡蛎酶解肽粉、2.5份明胶和2.5份甘油。
优选的,所述牡蛎酶解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牡蛎去除泥沙后打浆,将牡蛎浆液用蛋白酶酶解,灭菌后得到牡蛎酶解液;
B.将步骤A中所述牡蛎酶解液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得到牡蛎酶解肽粉。
优选的,所述酶解的温度为50~52℃,所述酶解的时间为2~3h,所述蛋白酶的质量占牡蛎浆液质量的0.3~0.5%。
优选的,真空冷冻干燥的压力为10~100Pa,所述真空冷冻的时间65~75h;所述粉碎的粒径为80~120目。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0.18~0.22份葛根提取物、0.18~0.23份魔芋粉、0.04~0.06份低聚木糖、0.3~0.5份蓝莓粉、0.03~0.05份维生素E和0.03~0.05份维生素C;所述重量份与所述牡蛎酶解肽粉的重量份的基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修榕蔚,未经修榕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