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器光束与泵浦放大模块的光轴对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0788.9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檬;彭红攀;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1S3/06;H01S3/09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光束 放大 模块 光轴 对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激光器光束与泵浦放大模块的光轴对准装置,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放置的激光源、S波片和泵浦放大模块,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包括棒状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靶标和感光元件;
所述靶标中部设有同心设置的通光孔和十字刻槽,所述十字刻槽的横槽和/或竖槽内设有丝状物;
所述感光元件沿光线传播方向放置在所述泵浦放大模块的后方;
将所述靶标同心安装在所述棒状介质的前端,激光束穿过所述靶标、棒状介质在所述感光元件上形成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光斑;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在所述感光元件上观测到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两个或四个一致的光斑后,固定所述棒状介质的前端;
将所述靶标同心安装在所述棒状介质的后端,激光束穿过所述棒状介质、靶标在所述感光元件上形成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光斑;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在所述感光元件上观测到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两个或四个一致的光斑后,固定所述棒状介质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十字刻槽的横槽或竖槽内设有丝状物时,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在所述感光元件上观测到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两个一致的光斑后,将所述靶标旋转一定角度;
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在所述感光元件上观测到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两个一致的光斑,固定所述棒状介质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物的初始状态呈水平或竖直设置,所述靶标的旋转角度为9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丝状物的初始状态呈水平设置时,第一次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为上下调整,第二次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为左右调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丝状物的初始状态呈竖直设置时,第一次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为左右调整,第二次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为上下调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为1064nm皮秒激光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为CCD感光元件,所述CCD感光元件上配置有衰减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状物为直径0.02mm的铜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放大模块为Nd:YAG放大模块。
10.一种激光器光束与泵浦放大模块的光轴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轴对准装置实现,包括:
步骤1、激光源的水平激光束垂直进入S波片,得到径向偏振光;
步骤2、将靶标同心安装在棒状介质的前端,径向偏振光穿过所述靶标、棒状介质在感光元件上形成被丝状物分割的光斑;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在所述感光元件上观测到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两个或四个一致的光斑后,固定所述棒状介质的前端;
步骤3、将所述靶标同心安装在所述棒状介质的后端,径向偏振光穿过所述棒状介质、靶标在所述感光元件上形成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光斑;调整所述泵浦放大模块,在所述感光元件上观测到被所述丝状物分割的两个或四个一致的光斑后,固定所述棒状介质的后端;
步骤4、完成激光器光束与泵浦放大模块的棒状介质的光轴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7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