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0880.5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付承昊;卜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1/7075;H04B1/7097;H04B1/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相关 共轭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 快速捕获装置 数字下变频器 快速捕获 判决模块 平方损耗 依次连接 存储器 检波器 输出端 输入端 相干 底噪 高斯 频偏 杂波 叠加 并用 敏感 | ||
1.一种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共轭复乘模块(101)和分别通过第一FFT相关器(104)和第二FFT相关器(105)与该共轭复乘模块(101)的两个输入端相连的数字下变频器(102)和m序列发生器(103),共轭复乘模块(10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iFFT相关器(106)、存储器(107)、第三FFT相关器(108)、自相关累积模块(109)、检波器(110)和判决模块(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模块(111)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一控制模块(112)与数字下变频器(102)相连,另一个输出端用于输出捕获得到的相应频率值与相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下变频器(102)包括两个乘法器(1021)、一个载波NCO(1022)和一个低通滤波器(1023),所述载波NCO(1022)具有两个正交输出端,每个乘法器(102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均与载波NCO(1022)的其中一个正交输出端分别相连,另一个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所述低通滤波器(1023)的输入端与两个乘法器(1021)相连,输出端与所述共轭复乘模块(101)相连,所述数字下变频器(102)通过所述载波NCO(1022)与所述控制模块(1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复乘模块(101)包括具有两个输入端的复乘运算器(1011)和连接于该复乘运算器(1011)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上的共轭运算器(1012),所述共轭复乘模块(101)通过该复乘运算器(1011)的输入端与第一FFT相关器(104)相连,并通过该共轭运算器(1012)与所述第二FFT相关器(105)相连。
5.一种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采用一数字下变频器(102)对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和低通滤波处理并采用一第一FFT相关器(104)进行FFT,同时本地生成m伪码序列并采用第二FFT相关器(105)进行FFT,随后采用一共轭复乘模块(101)将这两种经过FFT相干的信号进行共轭复乘,得到N个符号。
步骤S2:采用一iFFT相关器(106)对N个符号进行iFFT相干得到相关结果,并将相关结果存储到一存储器(107)中。
步骤S3:再对这N个相关结果补零到M位,采用一第三FFT相关器(108)进行二次FFT,其中M为2的次方数;
步骤S4:采用一自相关累积模块(109)将二次FFT后的结果进行简化自相关累积;
步骤S5:将自相关累积结果送入一检波器(110),采用一判决模块(111)和一门限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数字下变频器(102)再重复步骤S1-S5,或捕获得到相应频率值与相位值并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直接序列扩频信号和所述m伪码序列在进行所述FFT时以采用相同采样率进行采样搜索,所述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是由数字信号经飞行器信号经BPSK调制和Lm位m序列扩频处理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相关结果被存储在存储器(107)的第u个频域块、第v个符号、第l个码相位的单元格xl,v,u中,其中0≤l≤Lk-1,1≤v≤V,1≤u≤U,Lk、V、U分别为码相位搜索长度、累积符号数和频率搜索区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二次FFT后的结果为:
式中,l、v、u分别是码相位序数、符号序数和频域块序数,Lk、V、U分别为码相位搜索长度、累积符号数和频率搜索区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8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