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0910.2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凤强;吕婷婷;张浩;王岩;吕博;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4/70;H04W28/04;H04W52/02;H04L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翔机 浮标 无线电 稳定性设计 北斗通信 工作效率 双模通信 通信方式 通信协议 系统整体 硬件环境 自由选择 有效地 北斗 近岸 通信 调试 室内 海上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包括通信协议的设计、硬件环境设计以及系统整体稳定性设计。本发明能够保证ARGO浮标/滑翔机浮上水面后,岸站能够自由选择通信方式。当近岸以及室内载体调试时采用无线电数传通信,当在海上正常工作时采用北斗通信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载体的工作效率,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其中短报文通信作为其独有的特色,相对于铱星、海事卫星等其他通信卫星系统有着安全性高、通信费用低廉等优点,在我国减灾救灾、海洋监测、渔业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针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国防安全的海洋观测、探测活动的增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逐渐应用于我国的水下观测、探测系统中,如710所研制的HM2000型ARGO浮标等。
ARGO浮标/滑翔机实际研发过程中一般需要大量的水池实验、近距离调试和远海长时间航行测试。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短报文服务通信速率受限,民用单次通信容量仅有70字节左右,通信频度1分钟1次,另外卫星通信受信号影响不能在室内进行通信,所以在室内水池实验及近距离测试中,亟需另一种通信方式作为补充。无线电通信因其稳定可靠、高速率、低延时以及通信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近距离通信。因此,将北斗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双模通信方式,可以弥补两种通信方式的缺点,增加系统的灵活程度,满足实际通信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ARGO浮标/滑翔机的实际研发需要近距离调试和远海长期航行测试的情况,结合无线电通信以及北斗通信的特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电数传电台通信和北斗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其特征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需求,对无线电和北斗两种工作方式自由进行切换。
较佳的,所述无线电和北斗两种工作方式自由进行切换,由岸站自由选择无线电数传电台通信方式或者北斗通信方式。
较佳的,所述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其特征在于北斗通信时传感器数据包传输采用休眠发送方式,以降低通信模块功耗,指令交互时取消休眠发送。
较佳的,所述休眠发送方式,其特征在于北斗民用通信频度受限于60s,通信定位一体机在上一条数据包发送结束后5s将北斗模块断电,在下一条数据包发送之前将北斗模块重新上电。
较佳的,所述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含有数据丢包重传机制,当因通信信号强度波动导致通信数据丢包后,在结束包发送之后,采用统一数据重传机制。
较佳的,所述数据重传机制,其特征在于通信定位一体机检测到数据丢包重传指令后,重新开启数据发送模式,继续向中控系统索要数据包,直到岸站数据全部接收完成。
较佳的,所述一种用于ARGO浮标/滑翔机的北斗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方式,岸站与ARGO/滑翔机等载体能够进行双向通信。
较佳的,所述双向通信,载体数据包发送完成之后,岸站与载体进行指令交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整个双模通信流程所做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
图1为北斗通信和无线电双模通信流程框图。
图2为数据传输通信协议时序图。
图3为北斗通信和无线电双模通信的硬件环境实物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0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