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1042.X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2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秦凯;宁红创;孔维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净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曾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安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污染土壤 修复剂 硫酸钠 粉煤灰 小麦秸秆 花生饼 硫酸钙 鸡粪 制备 石灰 骨灰 土壤修复技术 土壤质量标准 乙二胺四乙酸 浓度降低 土壤修复 有机质 锌离子 重量份 土壤 |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锌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锌污染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计,包括20~30份的石灰、8~15份的粉煤灰、10~20份的硫酸钙、3~6份的硫酸钠、5~8份的鸡粪、5~15份的小麦秸秆、8~13份的花生饼、5~10份的鱼骨灰和10~20份的乙二胺四乙酸。本发明通过采用石灰与粉煤灰共同配合使用,并加以硫酸钙、硫酸钠、鸡粪、小麦秸秆、花生饼及鱼骨灰进行辅助使用,能够将土壤中的锌离子浓度降低到满足国家二级土壤质量标准浓度,且能够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具有土壤修复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类生存活动的加剧,矿山开采、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牧场污灌、污泥农用以及化肥的施用,使得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标准值,过量沉积而引起含量过高,进而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含有过量的Hg、Cd、Pb、Zn和As等,自然界中的锌主要以二价形态进入土壤,土壤中的锌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锌虽然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但是土壤中过量的锌会造成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叶片退绿而黄化,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死亡,而且重金属锌具有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和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性。所以,在土壤中长时间存在后,还会经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身体健康,对人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土壤的锌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在土壤中锌离子含量过高,严重危害植物生长和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土壤中的锌离子浓度降低到满足国家二级土壤质量标准浓度,且对土壤无二次污染的锌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锌污染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计,包括20~30份的石灰、8~15份的粉煤灰、10~20份的硫酸钙、3~6份的硫酸钠、5~8份的鸡粪、5~15份的小麦秸秆、8~13份的花生饼、5~10份的鱼骨灰和10~20份的乙二胺四乙酸。
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的,所述锌污染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计,包括22~28份的石灰、10~15份的粉煤灰、12~18份的硫酸钙、3~5份的硫酸钠、5~7份的鸡粪、7~14份的小麦秸秆、9~13份的花生饼、6~9份的鱼骨灰和12~18份的乙二胺四乙酸。
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的,所述锌污染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计,包括24~28份的石灰、12~15份的粉煤灰、14~18份的硫酸钙、5.5~7份的鸡粪、3.5~4.8份的硫酸钠、8~13份的小麦秸秆9~12份的花生饼、7~9份的鱼骨灰和14~18份的乙二胺四乙酸。
对上述方案进行优化的,所述锌污染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计,包括24~26份的石灰、12~14份的粉煤灰、14~17份的硫酸钙、4~4.8份的硫酸钠、6~7份的鸡粪、9~12份的小麦秸秆、9~11份的花生饼、7.5~8.5份的鱼骨灰和14.5~16份的乙二胺四乙酸。
具体的,所述锌污染土壤修复剂,按重量份计,包括25份的石灰、12.5份的粉煤灰、15份的硫酸钙、4.5份的硫酸钠、7份的鸡粪、10份的小麦秸秆、10份的花生饼、8份的鱼骨灰和1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锌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小麦秸秆和花生饼分别进行粉碎,得到小麦秸秆粉末和花生饼粉末;
S102.将石灰和水按质量比1:1,向石灰中加水混合,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桨体;
S103.将鱼骨灰、花生饼粉末、小麦秸秆粉末、鸡粪、硫酸钙和硫酸钠加入到所述混合桨体中,进行加热,加热后再次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净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净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0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