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1324.X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1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楠;陈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栋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A01G9/02;E02D29/02;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1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墙 建筑景观 生态河道 施工工艺 拱墙 基础底板 墩墙 多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 台阶状分布 建筑技术 种植植物 漏空区 透水性 两层 漏空 打印 观赏 施工 保证 | ||
1.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板,所述的基础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墩墙,相邻的墩墙之间设置有多层连拱墙,且多层连拱墙从下往上呈台阶状分布,相邻两层连拱墙之间存在漏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墙的迎水面呈台阶状,且与所述的连拱墙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拱墙的迎水面呈拱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墙的迎水面的竖直部分呈圆弧状,并与相应层的连拱墙的迎水面圆滑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拱墙的背水面呈拱形,且所述背水面的矢跨比小于所述连拱墙的迎水面的矢跨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墩墙的背水面为一竖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墙包括墩墙外模墙,所述的连拱墙包括连拱墙外模墙,且所述的墩墙外模墙和连拱墙外模墙共同形成一个呈台阶状的外模墙框架,所述的外模墙框架内浇筑有混凝土,且所述外模墙框架的每一层内均设置有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底板包括基础底板外模墙,所述的基础底板外模墙内浇筑有混凝土,且所述的基础底板外模墙内设置有钢筋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网上绑扎有连接钢筋,且所述的连接钢筋延伸至相邻的上层混凝土内。
10.一种建筑景观生态河道挡土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第一,平整土地,并铺设垫层;
第二,基础底板施工
2.1在垫层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基础底板外模墙;
2.2在基础底板外模墙内设置钢筋网,并在钢筋网上绑扎连接钢筋,且连接钢筋的上端高出基础底板外模墙上端面至少50cm;
2.3在基础底板外模墙内浇筑混凝土,完成基础底板的施工;
第三,墙体施工
3.1在基础底板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第一层外模墙框架;
3.2在第一层外模墙框架内设置钢筋网,并在钢筋网上绑扎连接钢筋,且连接钢筋的上端高出第一层外模墙框架上端面至少50cm;
3.3在第一层外模墙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完成第一层墙体的施工;
3.4在第一层墙体的背水面回填泥土,且回填土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层墙体的上表面平齐,回填土的压实度在85%以上;
3.5重复步骤3.1-3.4完成中间层墙体的施工;
3.6在已完成的最上层墙体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顶层外模墙框架;
3.7在顶层外模墙框架内设置钢筋网;
3.8在顶层外模墙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完成顶层墙体的施工;
3.9在顶层墙体的背水面回填泥土,且回填土的上表面与所述顶层墙体的上表面平齐,回填土的压实度在8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栋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栋源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3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式防波堤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漫水坝及漫水坝单体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