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模块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1342.8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王秋阳;张世宇;卿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模块 建筑环境 建筑模型 数据管理 计算机设备 初始信息 存储介质 模型布置 构件库 建筑设计 设定条件 相关信息 采集 建造 返回 施工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微模块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建筑相关信息,以得到初始信息;根据初始信息搭建BIM构件,以得到构件库;根据构件库搭建建筑环境模型及微模块模型;将微模块模型布置于建筑环境模型内,以得到建筑模型;对建筑模型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判断分析结果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否,则对建筑环境模型及微模块模型进行对应调整,并返回将微模块模型布置于建筑环境模型内,以得到建筑模型。本发明实现缩短设计建造周期,提高施工方案科学性,提高建筑设计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模块数据管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指微模块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如图1与图2所示,当前微模块数据中心迅速发展,微模块数据中心是将传统机房的机架、空调、布线、配电、监控和照明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整体,采用模块化的部件和统一的接口标准实现数据中心的快速、灵活部署以及后期的扩建,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而且能够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和部署周期,增强数据中心部署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布置、建设以及后期运维需要结合建筑大量相关信息,包括:建筑专业信息如楼地面形状尺寸,门窗洞口、层高、导热性能等信息、结构专业信息如墙梁板柱等结构构件信息,整栋结构模型信息、机电专业信息如房间各种管线、通风、制冷、采光等相关设备信息等,传统设计、建造及运维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完备性差,信息化水平低、表达不清晰、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比如在既有建筑的某个房间搭建数据中心,采用微模块的形式,如何布置,布置多少,净高是否足够,房间制冷效果如何,结构承载力是否够等问题,涉及了大量建筑信息,传统方式是现场测量和结合原有图纸作为设计依据,但是图纸不一定健全,很有可能存在信息不足,论证不充分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顺序如何,设备如何搬运,能否进的来房间都是问题,需要结合现有建筑信息,进行施工模拟,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在运营维护过程中,传统采用二维的表达方式不直观,尤其是管线信息,一旦需要维护例如更换某个阀门,如何准确找到构件,需要有三维直观的运营维护平台作为支撑。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实现缩短设计建造周期,提高施工方案科学性,提高建筑设计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微模块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微模块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采集建筑相关信息,以得到初始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信息搭建BIM构件,以得到构件库;
根据所述构件库搭建建筑环境模型及微模块模型;
将微模块模型布置于所述建筑环境模型内,以得到建筑模型;
对建筑模型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
判断所述分析结果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若否,则对建筑环境模型及微模块模型进行对应调整,并返回所述将微模块模型布置于所述建筑环境模型内,以得到建筑模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采集建筑相关信息,以得到初始信息,包括:
获取建筑场景;
判断所述建筑场景是否为新建建筑;
若是,则获取设计信息,以得到初始信息;
若否,则获取现有信息;
对现有信息进行完善,以得到初始信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信息搭建BIM构件,以得到构件库,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信息构建建筑环境构件,以形成建筑环境构件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