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精矿粉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1490.X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杨冬伟;高首坤;武腾;郭键柄;张琪;张亚东;卢超;丁志广;李晓彤;惠应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C21B13/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窑 还原铁粉 供料机构 还原装置 铁精矿 干燥机 窑头罩 料仓 窑尾 回转式冷却筒 环境问题 连接钢带 氢气还原 生产工序 生产效率 铁精矿粉 物料冷却 现有装置 冶金领域 有效解决 氢气 工艺流程 还原剂 冷却筒 出料 钢带 回转 喷枪 生产 余热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和方法,属于冶金领域,以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占地面积大、余热未能有效利用、生产工序复杂等技术问题。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包括一次供料机构、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两端分别设有窑头罩和窑尾料仓,回转窑的尾部插有氢气喷枪,窑尾料仓通过出料供料机构连接回转式冷却筒,窑头罩顶部连接钢带式干燥机,钢带式干燥机连接一次供料机构。本发明机理为铁精矿经干燥后进入回转窑,物料在回转窑内被氢气还原后进入回转冷却筒进行冷却,物料冷却后去往后续还原铁粉处理,有效解决了采用煤作为还原剂时的环境问题,并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许多高新技术材料产业中,粉末冶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的增长速度远超其它材料和制品,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冶金、电力、环保、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航天航空、家用电器及核工业等领域,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粉末冶金工业中,高纯铁粉是用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金属粉末,约占整个粉末冶金工业用粉量的70%。目前,还原法是高纯铁粉主要生产工艺之一,还原铁粉也一直是粉末冶金工业最主要原材料。现有方法采用两段法制取还原铁粉,一段还原采用隧道窑,二段还原采用钢带炉,还原工序复杂,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此外,一段还原采用煤或焦粒作为还原剂,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的占地面积大、余热未能有效利用、生产工序复杂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工艺流程长、产品中杂质含量高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包括一次供料机构、回转窑;所述回转窑的两端分别设有窑头罩和窑尾料仓,回转窑的尾部插有氢气喷枪,窑尾料仓通过出料供料机构连接回转式冷却筒,窑头罩顶部连接钢带式干燥机,钢带式干燥机连接一次供料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式冷却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却筒头罩和冷却筒尾罩,回转式冷却筒的尾部插有氮气喷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供料机构和出料供料机构包括原料仓、上插板阀、中间料仓、下插板阀、溜槽,原料仓的下方连接中间料仓,中间料仓的下方连接溜槽,中间料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插板阀和下插板阀。出料供料机构的设置以防止氢气从进料端泄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充分利用回转窑尾气余热降低能耗,窑头罩顶部通过沉降室连接。所述回转窑内壁)设有2-4个翻料板。使物料在回转窑内能较好翻转,提高还原率和氢气利用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钢带式干燥机的顶部连接有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连接有风机,风机连接烟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头罩和冷却筒头罩的底部绝设有双层卸灰阀。
用上述的一种铁精矿生产还原铁粉的还原装置的方法,将铁精矿均匀地布料于钢带式干燥炉上,物料经回转窑尾气烘干后进入原料仓,调整上下插板阀,使物料先后进入中间储罐和回转窑。物料在回转窑内翻转并向前运动,并与窑尾通入的氢气相接触,使铁精矿得到还原。还原后的物料先后落入窑尾料仓和中间储罐,调整插板阀,使物料均匀落入回转冷却筒,回转冷却筒采用外部淋水冷却,冷却过程中由筒尾通氮气对物料进行保护防止氧化,冷却后的物料由筒尾放出,去往后续还原铁粉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用原料TFe>71%,粒度-150目,含水<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4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