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2536.X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2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韩进;王杰平;徐成义;黄超;陆涛;宋家翰;曹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B21/00;D06B9/02;D06B23/18;D06B23/04;D06B13/00;D06B5/08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丁波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紫外线 面料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属于面料加工技术领域。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布制作:基布选用棉纶经线与涤纶纬线材料编织而成;S2、浸轧液制作:将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抗菌剂、分散剂和有机溶剂一起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2~24min,搅拌速度为260~320r/h,制得浸轧液;S3、基布染色:采用染色装置对步骤S1基布进行染色处理,将步骤S2中浸扎液投入至染色装置中,并混入染料,温度控制在65~75℃,染色时间50~60分钟;S4、清洗;S5、烘干;S6、验布;S7、入库。本发明具有抗菌效果好、抗紫外线性能耗、加工流程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料越来越讲究,除了环保、时尚、物美价廉,也要舒适、多功能。
然而常规的面料不具备防紫外线的功能,而紫外线在日光中约占6%,紫外线会透过表皮组织下面,使肌肉失去弹性,皮肤粗糙,造成皱纹,甚至致皮肤癌问题。
传统的面料工艺抗菌功能、抗紫外线功能不足,且在整体工艺上效率过慢,不能满足供应量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具有抗菌效果好、抗紫外线性能耗、加工流程短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布制作:基布选用棉纶经线与涤纶纬线材料编织而成;
S2、浸轧液制作:将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抗菌剂、分散剂和有机溶剂一起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为12~24min,搅拌速度为260~320r/h,制得浸轧液;
S3、基布染色:采用染色装置对步骤S1基布进行染色处理,将步骤S2中浸扎液投入至染色装置中,并混入染料,温度控制在65~75℃,染色时间50~60分钟;
S4、清洗:将染色后的面料进行清洗,水温控制在80~85℃;
S5、烘干:将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20~135℃,烘干时间控制在1~1.5h,在烘干时,使面料处于转动状态;
S6、验布:人工对面料表面进行检查,确保面料表面没有损伤;
S7、入库:将合格的面料入库。
本加工工艺能够提高整体工艺的效率,且在抗菌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上较好。
在上述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中,所述的分散剂为钛酸酯类分散剂、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机溶剂为丁基卡必醇。
在上述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中,所述的浸轧液制得后,静置2h-3h,然后将表面絮状物质捞除。
在上述抗菌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工艺中,所述的浸轧液与染料比例为1: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2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六色纬数码织锦的织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持久抗菌型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