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3168.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潘琴;张冠斌;周晶;杨芳艳;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钟莹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珠 封闭处理 抗体识别 间接法 待检测抗体 双抗原夹心 磁分离 上清液 混匀 封闭 双抗原夹心法 假阳性结果 检测灵敏度 生物大分子 变异系数 发光检测 阴性样本 夹心法 灵敏度 酶联物 弱阳性 抖动 对偶 底物 漏检 样本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包括以下步骤:第①步:向待检测抗体溶液中加入偶联在封闭磁珠上的抗体识别物A和酶标的抗体识别物B,混匀反应后进行磁分离并去上清液;第②步:向第①步分离得到的封闭磁珠中加入识别待检测抗体的生物大分子酶联物,混匀反应后进行磁分离并去上清液;第③步:向第②步分离得到的封闭磁珠中加入底物进行发光检测。本发明通过对偶联有抗体识别物A的磁珠进行封闭处理,既解决了单纯双抗原夹心法灵敏度偏低、弱阳性样本漏检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夹心法与间接法组合后带来的阴性样本信号范围分布过宽、抖动过大、变异系数过大甚至出现假阳性结果的问题。既保证了高的检测特异度,又能满足高的检测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体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通常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为了尽可能地满足检测抗体的特异度,同时满足一定的检测灵敏度,诊断试剂开发者们通常会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实现检测抗体的目的。市面上大多数厂家采用了此反应原理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但单一的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弱阳性样本漏检的现象,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严重困扰。
由于双抗原夹心法存在两个固相抗原或两个示踪剂标记抗原结合到同一个抗体而导致无法被检测的情况,出现假阳或假阴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将夹心法与间接法组合检测抗体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出现阳性样本检测信号值大幅上升的结果,伴随这一结果还会出现阴性样本信号范围分布过宽、抖动过大、变异系数过大甚至出现假阳性结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夹心法与间接法组合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中出现的阳性样本检测信号值大幅上升和阴性样本信号范围分布过宽、抖动过大、变异系数过大甚至出现假阳性结果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①步:向待检测抗体溶液中加入偶联在封闭磁珠上的抗体识别物A和酶标的抗体识别物B,混匀反应后进行磁分离并去上清液;
第②步:向第①步分离得到的封闭磁珠中加入识别待检测抗体的生物大分子酶联物,混匀反应后进行磁分离并去上清液;
第③步:向第②步分离得到的封闭磁珠中加入底物进行发光检测。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闭磁珠的封闭处理为血清封闭、BSA封闭、明胶封闭和脱脂奶粉封闭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封闭磁珠与抗体识别物A偶联的方式为生物素-亲和素偶联、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偶联、化学交联、物理吸附和静电吸附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偶联在封闭磁珠上的抗体识别物A和酶标的抗体识别物B为相同的抗体识别物或不同的抗体识别物。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偶联在封闭磁珠上的抗体识别物A和酶标的抗体识别物B为抗原、肽链或抗原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识别待检测抗体的生物大分子为鼠抗人IgG抗体、羊抗人IgG抗体、羊抗鼠IgG抗体、鼠抗羊IgG抗体、Protein A和Protein G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识别待检测抗体的生物大分子酶联物由所述识别待检测抗体的生物大分子偶联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得到。
根据本发明经过封闭处理的双抗原夹心间接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酶标的抗体识别物B由抗体识别物B偶联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得到,所述底物为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奥新景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