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能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3432.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白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片 电解液 正极片 隔膜 丙烯腈多元共聚物 负极浆料 集流体 锂电池 溶胀 电池 有机碳酸酯溶剂 负极活性物 锂电池注液 重量分数 注液效率 导电剂 卷绕状 粘结剂 溶剂 涂敷 制备 密布 充电 保证 安全 | ||
一种高比能锂电池,包括负极片、正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外壳;所述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内置于外壳内,电解液密布充满于外壳内;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呈现卷绕状或叠片状,所述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敷在集流体上的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由以下重量分数为负极活性物90~98%、导电剂0.5~4%、粘结剂1~4%、溶剂0.5~2%组成。在对锂电池注液时,电解液中的有机碳酸酯溶剂迅速使丙烯腈多元共聚物溶胀,提高注液效率;此时电池虽然有一定的鼓胀,但是充电工作后,丙烯腈多元共聚物的溶胀消失,电池不存在鼓胀现象,保证使用的效果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能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且外形尺寸要求越来越小、重量要求越来越轻,锂电池一般包括电池壳和容纳在电池壳体内的电芯和电解液,电芯包括正极、负极和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电池的制备,用正极、负极和隔膜制成电芯,然后将电芯放置在电池壳内,再将非水电解液注入电池壳内,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一般含有有机溶剂和锂盐。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存在以下的瓶颈:一方面,注液效率低,因锂离子电池不断向减小体积和高能量密集的方向发展,电池中用于容纳电解液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地吸收可能多的电解液,提供电池所须的电解液,而目前电解液的注液效率不足以满足;另一方面,电池在注液过程当中,锂电池将发生一定的膨胀,不仅影响锂电池的能耗效率,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能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电解液的注液效率低,并且,在注液过程中容易发生膨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比能锂电池,包括负极片、正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壳体;所述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内置于壳体内,电解液注入壳体内;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呈现卷绕状或叠片状,所述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敷在集流体上的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由以下重量分数为负极活性物90~98%、导电剂0.5~4%、丙烯腈多元共聚物分散液1~4%、特殊溶剂0.1~2%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特殊溶剂为有机碳酸酯溶剂。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碳酸酯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可大幅提高丙烯腈多元共聚物的分散液的溶胀性,进而提高注液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比能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备负极浆料,将重量分数为负极活性物90~98%、导电剂0.5~4%、粘结剂1~4%、特殊溶剂0.1~2%成分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负极浆料;
烘烤,除去极片中的去离子水;
烘烤,除去极片中的去离子水;
激光切,切除极耳;
涂覆,将负极浆料涂覆于负极片集流体上,制得负极片;
卷绕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得到呈现卷绕状的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
组装,将卷绕状的负极片、正极片和隔膜放入壳体内;
注液,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操作,包括两步:第一步,沿集流体某个方向进行涂覆,完全覆盖集流体,而后反方向对集流体进行涂覆;第二步,沿着与第一步涂覆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同样往复的两次涂覆;保证涂覆后,得到表面涂覆有均质平面度高的浆料的负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