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3692.8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1S17/9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光电动车 无人驾驶 自主避障 障碍物 避障 激光雷达传感器 标点 无人驾驶系统 智能交通领域 坐标系转换 车辆前方 检测结果 智能安全 自主安全 观光 聚类 园区 采集 检测 景区 决策 | ||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方法,属于智能安全控制领域和无人驾驶智能交通领域。首先通过安装在观光电动车前身处的激光雷达传感器采集车辆前方的障碍物数据,然后对障碍物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并对坐标点进行区域划分,分成左中右三个区域,对每个区域进行障碍物聚类检测,根据每一个区域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并作出避障决策。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方法可以解决观光电动车在景区、园区里无人驾驶的自主安全避障问题,适用于自助游览观光的低速观光电动车无人驾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安全控制领域和无人驾驶智能交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无人驾驶产品需求越来越急迫,尤其是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在景区、园区等公共场所的应用,但是安全性是首要的,因此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功能非常重要。
公布号为CN10901778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车辆避障方法,公布号为CN10900204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避障方法,但这两个方法需要已知车辆行驶轨迹,同时对传感器要求也比较多成本较高,不适合用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中。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景区、园区等公共场所环境中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自主避障方法,包括设置于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车身前部中间位置水平安装的一线激光雷达传感器,所述一线激光雷达传感器用于采集原始数据;其方法步骤如下:
S1、数据采集;
S2、坐标转换;
S3、坐标点分区与障碍物检测;
S4、自主避障决策:根据各个区域的障碍物检测结果和距离决定车辆的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数据采集:所述一线激光雷达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是一组极坐标系坐标点P{p1,p2,p3,...,pk,...,pn},每个坐标点是由角度和离车辆距离组成,第k个坐标点可以表示为pk(θk,dk),其中角度θk的单位为度,距离dk的单位为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坐标转换:对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由极坐标系转换成平面坐标系,即将pk(θk,dk)转换成pk(xk,yk),其中xk表示横坐标距离,yk表示纵坐标距离,单位均为米,原点坐标p0(0,0)代表的是一线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位置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坐标点分区与障碍物检测:将步骤2中的数据中位置接近的坐标点聚成一个类,每个类作为一个障碍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对步骤S2中得到的坐标点根据横坐标xi位置进行分区,共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左侧区域、中间区域和右侧区域,其中xi≤-(W/2+0.5)为左侧区域,-(W/2+0.5)<xi<(W/2+0.5)为中间区域,xi≥(W/2+0.5)为右侧区域,其中W代表无人驾驶观光电动车的车身宽度,单位是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3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