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树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351.2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士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2 | 分类号: | C08G73/12;G03F7/004;G03F7/038;G03F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502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酸酯树脂 光敏性 负性 树脂组合物 制备 脂环式四羧酸二酐 半导体制造领域 功能高分子材料 应用 分子量调节剂 聚酰亚胺薄膜 不饱和双键 醇类化合物 低介电常数 低介电损耗 芳香族二胺 低吸水率 高分辨率 高透明度 热稳定性 热固化 醚基 显影 酯基 曝光 | ||
1.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由脂环式四羧酸二酐、不饱和双键醇类化合物、以及含有醚基、酯基或氟的芳香族二胺和分子量调节剂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脂环式四羧酸二酐与不饱和双键醇类化合物反应生成脂环式二酯二酸;
2)脂环式二酯二酸与酰氯化试剂反应形成相应的脂环式二酯二酰氯;
3)含有醚基、酯基或氟的芳香族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芳香族二胺溶液;
4)脂环式二酯二酰氯溶液、芳香族二胺溶液、分子量调节剂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形成聚酰胺酸酯树脂溶液;
5)聚酰胺酸酯树脂溶液与不良溶剂混合,析出固体树脂;
6)固体树脂经洗净、干燥后,得到负性光敏聚酰胺酸酯固体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式四羧酸二酐是一种式(1)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或者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式(1)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双键醇类化合物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乙酯、1-丙烯酰氧基-3-丙醇、2-丙烯酰胺乙醇、羟甲基乙烯基酮、2-羟基乙基乙烯基酮、2-羟基-3-甲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3-丁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3-丁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3-叔丁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羟基-3环己氧基丙基丙烯酸酯、1-甲基丙烯酰氧基-3-丙醇、2-异丁烯酰胺乙醇、2-羟基-3-甲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丁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叔丁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2-羟基-3-环己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化合物或两种及两种以上化合物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醚基、酯基及氟的芳香族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3,3’-二氨基二苯醚、2,4’-二氨基二苯醚、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双(3’-氨基苯氧基)苯、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3-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醚和1,4-双(2-三氟甲基-4-氨基苯氧基)苯中的一种化合物或两种及两种以上化合物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苯酐、氢化苯酐、4-苯乙炔苯酐、氢化4-甲苯酐、3-氯代苯酐、3-溴代苯酐、4-氯代苯酐、4-溴代苯酐、全氯代苯酐、全溴代苯酐、3,4-二氯代苯酐、3,4-二溴代苯酐、苯胺、4-苯乙炔基苯胺和3-苯乙炔基苯胺中的一种化合物或两种及两种以上化合物的混合物。
7.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脂环式四羧酸二酐与不饱和双键醇类化合物反应生成脂环式二酯二酸;
2)脂环式二酯二酸与酰氯化试剂反应形成相应的脂环式二酯二酰氯;
3)含有醚基、酯基或氟的芳香族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芳香族二胺溶液;
4)脂环式二酯二酰氯溶液、芳香族二胺溶液与分子量调节剂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形成聚酰胺酸酯树脂溶液;
5)聚酰胺酸酯树脂溶液与不良溶剂混合,析出固体树脂;
6)固体树脂经洗净、干燥后,得到负性光敏聚酰胺酸酯固体树脂。
8.权利要求1-6所述任意一负性光敏性聚酰胺酸酯树脂的应用,包括:
在制备液晶显示设备的透明保护膜或绝缘层中的应用;
或者:
在制备先进微电子制造与封装中的芯片保护钝化膜中的应用;
或者:
在制备多层电路互联的层间绝缘膜或应力缓冲保护层膜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士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明士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3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