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4591.2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军;王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宝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4;B22F9/08;C22F1/053;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12351 江苏省镇江市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度铝合金 打印 晶粒长大 高熔点 重量百分比 耐磨性 晶粒 金属熔液 晶粒细化 形核核心 直接熔炼 熔炼 残余的 非均匀 铝合金 减小 形核 | ||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3‑6%的Zn,1.5‑3%的Mg,1‑2%的Cu,0.1‑1%的Fe,0.3‑0.5%的Si,0.1‑0.3%的Mn,0.1‑0.3%的Cr,0.1‑0.3%的Mo,0.01‑0.1%的Ce,0‑0.3%的Ti,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为:O不大于0.02%,P不大于0.05%,S不大于0.02%。本发明中所添加的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的Mn具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同时添加Mo可以减小晶粒长大的倾向,形成更加均匀细小的晶粒,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强度;所添加的Ce可以与原料中残余的氧结合,形成高熔点的Ce2O3,其可以作为金属熔液的非均匀形核核心,且高熔点的Ce2O3可以作为非自发核心,促进形核,有利于晶粒细化,熔炼Al后直接熔炼Ce,有利于Ce2O3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低成本、短周期、智能化与环保的特点,符合当前环保与转型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被作为工业4.0九大技术支柱之一,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和前景。近年来,金属3D打印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比例也大幅增加,铝合金作为一种轻量化金属对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非常重视轻量化的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铝合金的机械强度稍弱,因此,提高铝合金的强度是能够使铝合金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3D打印用铝合金粉末的强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该铝合金粉末具有机械强度高、球形度高、松装密度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3-6%的Zn,1.5-3%的Mg,1-2%的Cu,0.1-1%的Fe,0.3-0.5%的Si,0.1-0.3%的Mn,0.1-0.3%的Cr,0.1-0.3%的Mo,0.01-0.1%的Ce,0-0.3%的Ti,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为:O不大于0.02%,P不大于0.05%,S不大于0.02%。
Mn的添加有利于提高铝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Mn具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同时添加有利于细化晶粒的Mo可以减小晶粒长大的倾向,形成更加均匀细小的晶粒,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强度。
作为优选,上述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6%的Zn,2-3%的Mg,1-2%的Cu,0.4-0.6%的Fe,0.4-0.5%的Si,0.2-0.3%的Mn,0.2-0.3%的Cr,0.2-0.3%的Mo,0.04-0.06%的Ce,0.1-0.2%的Ti,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为:O不大于0.02%,P不大于0.05%,S不大于0.02%。
作为优选,上述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粉末,由如下步骤制得:
(1)按各组分重量百分比进行定量配料,然后在气体保护和超声搅拌下,按照Al、Ce、Zn、Mg、Cu、Mo、其他元素的顺序依次熔炼,保温2-3h,得到熔液;
(2)在氨气和氮气混合气氛下,对步骤(1)得到的熔液进行雾化处理,得到初级铝合金粉末;
(3)将步骤(2)获得的初级铝合金粉末进行固溶处理;
(4)通过淬火将步骤(3)中经过固溶处理的铝合金粉末冷却至室温以下,然后进行清洗、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宝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宝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