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4853.5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闫建钊;罗晓容;杜永琳;张立宽;雷裕红;胡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L13/00;G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小 启动 压力 传播 速率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微量平流泵、中间容器、压力传感器、监测模块、岩心夹持器、微量移液管及环压泵;其中:所述岩心夹持器用于夹持用于标定的非渗透性物体及待测岩心;所述微量移液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岩心夹持器另一端连接,用于观察所述待测岩心开始出液时间,以测量压力波传播速率;所述环压泵通过加压管道与所述岩心夹持器连接;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分别实时监测所述岩心夹持器中夹持非渗透性物体及待测岩心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以测量所述最小启动压力。本发明可以精确测量液体在岩心中的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是岩心参数测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和低渗油气藏在我国油气资源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升高,油气在致密和低渗透油气藏中渗流时呈现非线性特征,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存在最小启动压力。当前测量最小启动压力的方法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稳态法是通过测量不同稳定压差下的流量,然后将至外推到流量为零时对应的压差即为最小启动压力;非稳态法是岩心两端给定初始压差,随着流体在岩心中的流动,岩心两端压差逐渐减小直至稳定,该值对应的压力就是最小启动压力。稳态法和非稳态法都是一个动态到静态的测量过程,而最小启动压力顾名思义对应的是一个静态到动态的过程;两个状态之间并非可逆,综上所述,目前没有一种可以精确测量最小启动压力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进而也就没有可以精准测量流体压力波在岩心中的传播速率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可以精确测量液体在岩心中的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包括:微量平流泵、中间容器、压力传感器、监测模块、岩心夹持器、微量移液管及环压泵;其中:
岩心夹持器用于夹持用于标定的非渗透性物体及待测岩心;
微量平流泵通过第一管道与中间容器的一端连接,用于将液体以预设的流量注入中间容器内;
中间容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岩心夹持器一端连接,用于向岩心夹持器中注入液体,压力传感器连接在中间容器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第二管道上;
微量移液管通过连接管与岩心夹持器另一端连接,用于观察待测岩心开始出液时间,以测量压力波传播速率;
环压泵通过加压管道与岩心夹持器连接;
监测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分别实时监测岩心夹持器中夹持非渗透性物体及待测岩心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以测量最小启动压力。
一实施例中,中间容器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中,下端与微量平流泵连接,上端与岩心夹持器连通。
一实施例中,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还包括容器,容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在中间容器与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第二管道上,用于容纳液体。
一实施例中,一实施例中,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还包括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第四管道连接第三管道。
一实施例中,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中,
第二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第三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第四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一实施例中,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装置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设置在加压管道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最小启动压力及压力波传播速率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非渗透性物体装入岩心夹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48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